《园林植物保护子课题》任务2.2.4 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ppt

《园林植物保护子课题》任务2.2.4 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虫囊:袋囊长25~50mm,长圆锥形,灰白色,以丝缀成,较紧密,外表光滑,不附有枝叶。2、白囊蓑蛾的为害特点及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多以低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为害,6月化蛹,7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7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11月以后开始越冬。在广西以老熟幼虫越冬,2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6~7月为害最重,取食到10月中下旬即进入越冬状态。3、白囊蓑蛾的防治方法1)、采花或进行茶园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2)、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3)、掌握在幼虫低龄盛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4)、提倡喷洒杀螟杆菌或青虫菌进行生物防治。所需能力培训1、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1)胸、翅、足、眼等的全面观察,以翅的形态为主对白囊蓑蛾进行识别。(2)根据幼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识别。(3)当地为害特点及生活习性的跟踪观察确定。(4)多积累、多比较,认真观察。2、工具书的使用和资料的查阅

学会工具书的应用:《花卉园艺工》初级、不同版本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以及网络资料查阅。实际工作步骤序号步骤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备注1第一步在网络上搜集白囊蓑蛾的图片有代表性图片2第二步找出白囊蓑蛾的形态特征、说出白囊蓑蛾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重点观察体、翅颜色3第三步归纳白囊蓑蛾的典型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并填表填表4第四步教师归纳总结整理工作任务训练任务一: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白囊蓑蛾的图片及资料,并通过观察填写白囊蓑蛾的详细情况。白囊蓑蛾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评价结果应得实得17.5任务二:在校园内观察被白囊蓑蛾为害的园林树木,描出为害特点。白囊蓑蛾为害特点评价结果应得实得12.5工作能力检查评估查看当地各种危害的园林植物白囊蓑蛾的数量。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模块二: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项目2.2蓑蛾类的防治典型工作任务2.2.2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典型工作任务2.2.2白囊蓑蛾的识别及防治所需知识学习所需能力培训实际工作步骤工作任务训练检查评估所需知识学习1、对白囊蓑蛾进行识别。(1)成虫为主(2)头:形态、颜色。(3)翅:形态、质地、类型。(4)胸:颜色、形状。(5)体:大小、形状。形态特征【别名】又称棉条蓑蛾、白蓑蛾。【目科】鳞翅目,蓑蛾科。【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危害对象】茶树、油茶、茶、大豆、油桐、扁柏、女贞、桉树、樟树、枫杨、乌桕、松、柏、杨、柳、榆、竹等。【危害征状】幼虫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取食。低龄幼虫只食叶肉,使叶片形成半透明的枯斑。大龄幼虫将叶吃成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1)成虫:雌虫体长9~14mm,体黄白色,无翅无足,蛆型。雄蛾体长8~11mm。翅展18~20mm,体淡褐色,密布长毛,翅透明,后翅基部被白毛。?(2)卵:椭圆形,黄白色,长约0.4mm。(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30mm,较细长,头褐色,多黑色点纹,胸部背板灰黄色,有暗褐色斑纹,在侧面连成纵行,中、后胸背板各分成两块,各块上都有深色点纹。腹部黄白色,各节背面两侧都有深色点纹。腹部黄白色,各节背面两侧都有深色点纹。(4)蛹:赤褐色或黑褐色。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