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子课题》任务3.2.2桃蚜的识别与防治.ppt

《园林植物保护子课题》任务3.2.2桃蚜的识别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际工作步骤序号步骤桃蚜的识别及防治备注1第一步分组在网络上搜集桃蚜的图片有代表性图片2第二步分组分别找出桃蚜的形态特征、说出桃蚜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重点观察体、翅颜色3第三步各组归纳桃蚜的典型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并填表填表4第四步各组推荐学生代表发言并上讲台填表填表5第五步教师归纳总结整理工作任务训练任务一:把本班学生分成5组,要求每组学生上网查阅桃蚜的图片及资料,并通过观察填写桃蚜的详细情况。桃蚜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评价结果应得实得17.5任务二:在校园内观察被桃蚜为害的园林树木,描出为害特点。桃蚜为害特点评价结果应得实得12.5工作能力检查评估查看当地各种危害的园林植物桃蚜的数量。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单击此处编辑内容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模块三:园林植物主要吸汁害虫及防治项目3.1蚜虫类的防治典型工作任务3.2.2桃蚜的识别及防治典型工作任务3.2.2桃蚜的识别及防治所需知识学习所需能力培训实际工作步骤工作任务训练检查评估所需知识学习1、对桃蚜进行识别。(1)成虫为主(2)头:形态、颜色。(3)翅:形态、质地、类型。(4)胸:颜色、形状。(5)体:大小、形状。形态特征【别名】别名腻虫、烟蚜、桃赤蚜、油汉。【目科】同翅目,蚜科。【分布】分布极广。【危害对象】多食性。寄主有蔷薇科、十字花科、茄科、锦葵科、旋花科、葫芦科、藜科等数百种植物,如梅花、菊花、仙客来、桃、郁金香等。【危害征状】以成、若蚜密集在叶背面吸食汁液,使植株生长缓慢或叶片卷缩,其排泄物还可诱发煤污病。危害植株的嫩茎、嫩叶、花梗和嫩荚,使花梗扭曲,畸形,不能正常抽薹、开花、结实;此外,蚜虫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害虫本身。(1)无翅孤雌蚜:体长约2.6mm,宽1.1mm,体色有黄绿色,洋红色。腹管长筒形,是尾片的2.37倍,尾片黑褐色;尾片两侧各有3根长毛。(2)有翅孤雌蚜:体长2mm。腹部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有翅孤雌桃蚜与无翅孤雌桃蚜(3)有翅雄蚜:体长1.3~1.9mm,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头胸部黑色。(4)卵:椭圆形,长0.5~0.7mm,初为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而有光泽。2、桃蚜的为害特点及生活习性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枝梢、芽腋等裂缝和小枝等处越冬。桃蚜一般营全周期生活。早春,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在冬寄主上营孤雌胎生,繁殖数代皆为干雌。当断霜以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十字花科、茄科作物等侨居寄主上为害,并不断营孤雌胎生繁殖出无翅胎生雌蚜,继续进行为害。2、桃蚜的为害特点及生活习性直至晚秋当夏寄主衰老,不利于桃蚜生活时,才产生有翅性母蚜,迁飞到冬寄主上,生出无翅卵生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交配后,在冬寄主植物上产卵越冬。越冬卵抗寒力很强,即使在北方高寒地区也能安全越冬。桃蚜也可以一直营孤雌生殖的不全周期生活,比如在北方地区的冬季,仍可在温室内的花木上继续繁殖为害。具有明显的趋嫩性、避光性。有翅蚜对颜色敏感,对黄色有明显的正趋性,一般对金盏黄趋性最强。对银灰色和白色有负趋性。3、桃蚜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病毒病多发区,选用抗虫、抗病毒的高产、优质品种,在网室内育苗,防止蚜虫为害、传播病毒病,是经济有效的防虫防病措施。及时处理残株落叶;保护地在种植前做好清园杀虫工作;种植后做好隔离,防止蚜虫迁入繁殖为害。2)、物理防治根据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性和黄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