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人教课标版34.doc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人教课标版34.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

北京四中王志彬

一、课堂导入

回顾《左传》的相关知识,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

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

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年),讫于鲁悼公十四年(前年),

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

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

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

《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

(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选自《左传》。

二、分析课文

(一)【原文摘录】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氾南。”

思考以下个问题:

.为什么称“晋侯”“秦伯”而不称“晋文公”“秦穆公”?

明确:用周天子时的封号,表明孔子欲借《春秋》以正名,恢复

周礼。

.为什么“晋侯”之名在“秦伯”之前?

明确:春秋时期按照爵位高低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以其无礼于晋”,反映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

明确:春秋无义战,但却重视师出有名。

.本可以派军出征,为什么对一个小国却要“御驾亲征”?

明确:晋秦的志在必得,渲染郑国的形势危急。

.郑并没有无礼于秦,为何秦国也出兵?

明确:在这种危急时刻,佚之狐出现了。

(二)课文分析

【原文摘录】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思考:为什么要用“必”字?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是真的推辞吗?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思考:郑伯的道歉包含几层含义?

明确:这段郑伯和烛之武的对话,真是做到了“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郑伯以礼对待烛之武,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道歉,但是也同时晓之以利害,以家国为重来劝说烛之武为国效劳;烛之武尽管有些抱怨,最终还是不顾自己年岁已大毅然奔赴敌营,体现出对国家的忠诚。这就是在文字中浸润的孔子思想。

“夜缒而出”

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出征?

明确:可看出烛之武考虑之周。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烛之武先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地位,面对强者的时候,强强相碰的正面交锋只能是自不量力,用弱者的姿态去对话会让强者放松警惕和产生同情心。同时也能让强者愿意听下去。这是第一步,你要说服别人,先得让人有心情听你说。烛之武以柔克刚的策略一下子就击中了秦穆公。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思考:烛之武谈话的高妙之处在哪?

明确:这是亮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了。烛之武出使秦穆公的军营,是为了替郑国解难,但在和秦穆公谈话时,却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而是大谈秦国之事,说如果秦国灭掉郑国,会对秦国有害。这实际上是在淡化敌对关系,消除了对方的戒心,表明自己是为秦国利益考虑,这是典型的以退为进的策略,为深入交谈作铺垫,表面看似乎烛之武是在替秦国打算,但实际上却处处为郑国着想。这就是烛之武的高妙之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思考:这个建议好在哪?郑伯会同意吗?

明确:这个建议妙得很,一箭三雕:既有利于秦,又保住了郑,还能

牵制晋国势力的扩大。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思考: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对秦国退兵有什么益处?

明确:这是翻旧账了,公元前年重耳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

但晋国一直没有兑现当初的这个承诺,烛之武用这件事来表明晋国无信用,

秦穆公很容易就联想到即使灭掉郑国,晋国当初的营运会兑现吗?这是给

秦伯一个借口,你看他当初都是这么对待你的,那么这次也保不齐会这样,

既然晋国没有把之前的旧账还清,那秦国就有退兵的口实了。

“秦伯说”

思考:“说”就是悦,就是高兴的意思,烛之武是怎么让秦穆公高兴

的呢?

整理烛之武的游说过程:

明确:他讲了四个“无”:

一是灭郑于秦“无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

君之薄也”。

二是舍郑于秦“无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

三是晋人素行“无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1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