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良冠延长术结合纤维桩全冠修复在保存斜折后牙中的应用.docx

关于改良冠延长术结合纤维桩全冠修复在保存斜折后牙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关于改良冠延长术结合纤维桩全冠修复在保存斜折后牙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保存斜折后牙的方法。方法8颗因咬合劈裂致斜折位于龈下3~5mm的患牙,采用改良冠延长术,即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重建其丧失的生物学宽度。术后2周纤维桩、临时牙冠修复,术后4~6周全冠修复。定期检查牙齿松动度、牙龈及牙周情况,追踪10个月以上并记录结果。结果7例患者追踪观察10~12个月,1例失败,7例患牙良好。结论改良冠延长术结合纤维桩全冠修复,能扩大斜折后牙的保存范围,有利于维护牙列的完整性。

【关键词】改良冠延长术;纤维桩;斜折;生物学宽度

江浙一带人们喜食山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因而在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病患中,后牙因咬硬物致牙体斜折的病例较为常见,且断端的位置往往较深。以往患牙常因不能修复而拔除,或者勉强行常规冠延长术桩冠修复后出现牙龈牙周炎症、牙体松动、根折等并发症导致修复失败。笔者针对近远中向斜折,拔除松动牙折片后断端位于龈下较深位置的前磨牙及磨牙,通过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重建了患牙生物学宽度,运用纤维桩加全冠修复技术,恢复了患牙的形态、功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6月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8例患者共8颗近远中向斜折后牙。男3例,女5例;年龄28~60岁(平均40岁);斜折均达龈下3~5mm,牙折原因均为咬合劈裂。其中4颗上颌前磨牙均为舌向斜折;3颗上颌磨牙中2颗为颊向斜折、另1颗为舌向斜折;1颗下颌磨牙为颊向斜折。所有患者无明显牙周炎症,牙折片均已松动,剩余牙体组织无松动,牙折未累及髓室底及根分叉,无根吸收,符合桩核冠修复条件,否认系统性疾病,妇女无妊娠。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拔除松动牙折片,用牙周探针探查记录10颗患牙断端位于龈下的距离(表1)。对患牙行完善根管治疗,并适当降低剩余牙体组织咬合高度,防止二次折裂。

1.2.2翻瓣局部浸润麻醉下翻全厚瓣,暴露牙根断面和牙槽骨,观察测量二者间相对位置(表2)。表1患牙基本情况及去骨前、后,牙根改形后断缘高于骨嵴顶的距离表2术前、术后、修复后患牙松动度及修复后牙周探诊深度

1.2.3去骨去除部分牙槽嵴,使嵴顶与牙根断端平齐或仅降至断端根方0.5~1mm处,平均去骨量仅为1.5mm,并用球钻修整骨缘。

1.2.4牙根改形[1]用粗金刚砂钻磨除牙根断端锐边并使之与根面移行。由于磨牙斜折后断缘角度一般较前磨牙大,因此磨除量相对较多。再用细金刚砂钻修整、抛光牙根外形。基本消除明显断端或使断端人为上移至重建的牙槽嵴顶冠方3mm以上。

1.2.5龈瓣复位缝合放置牙周塞治剂。

1.2.6桩核修复,粘固临时牙冠术后2周,检查记录8颗患牙的松动度(表2)。用纤维桩预备钻制备根管,双固化树脂粘固玻璃纤维桩,堆砌树脂核。按照全冠修复要求备牙,并注意上移后的断缘处尽可能多地保留牙本质肩领。硅橡胶两步法取模,灌注石膏模型。并用间接法制备且粘固临时牙冠,外形参照最终全冠修复体形态,须减颊舌径,适当降低牙尖斜度。

1.2.7最终全冠修复临时牙冠粘固观察2~4周后试戴全冠,检查并调整邻接关系及咬合,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固全冠。常规医嘱,卫生宣教。

1.2.8追踪随访修复完成后3、6、12个月复查,记录牙齿松动度及修复体冠缘与牙周探诊深度(表2)。

1.3疗效评价标准满意:修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颜色正常、形态良好,牙齿无松动,咀嚼力良好;较满意:修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颜色正常或轻度炎症、形态尚可,牙齿Ⅰ度松动以内,咀嚼力一般;失败:修复体松动或脱落,牙龈红肿或退缩,牙齿松动Ⅰ度以上,咀嚼力差。

2结果

7例病例追踪12个月后,6颗患牙(3颗上颌前磨牙和2颗上颌磨牙及1颗下颌磨牙)修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颜色正常、形态良好,牙齿无松动,咀嚼力良好,修复效果满意。1颗前磨牙修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轻度炎症,牙齿Ⅰ度松动减,修复效果较满意。上述7颗患牙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牙周健康,均得到有效保存。1颗舌向斜折上颌磨牙10个月后全冠脱落,牙龈轻度红肿,牙齿Ⅱ度松动,修复失败。

3讨论

后牙咬合劈裂致断端位于龈下较深位置的患牙的保存与修复是临床工作中疑难问题。此类患牙的保存与否关键在于修复过程中生物学宽度的保持和维护,以及适宜的修复材料的选择。早在20世纪60年代,Gargiulo等[2]就提出了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即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一段恒定的距离,平均2mm,它包括结缔组织和上皮附着两部分。牙劈裂后,牙折的位置较深,生物学宽度遭到破坏,机体会以骨吸收的方式试图将其重建,临床上则表现为慢性炎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冠延长术作为恢复生

文档评论(0)

minc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孝感韵康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900094750514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