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19张PPT).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共19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想一想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在618年,存在了多少年?(38年)它的统治为什么会这样短暂?隋朝灭亡的原因:

1、隋炀帝的暴政

2、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唐朝是怎样建立并逐渐走向强盛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隋朝就这样昙花一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繁荣开放的唐朝。

一、唐朝的建立

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在起义中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号称唐高祖。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唐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618年长安李渊---唐高祖李世民是唐高祖的次子,在唐王朝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久迫使高祖退位,于626年即皇位。627年改国号为贞观。李世民即唐太宗。二、李世民继位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为太子并掌握实权,后高祖内禅,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二、“贞观之治”学习与探究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1)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的力量。材料二: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政要·论求谏》(2)要善听正确意见,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魏征材料三: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3)大臣要廉洁奉公。材料四: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论务农》(4)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吸取隋亡教训,以民为本。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治国思想:

文档评论(0)

153****7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