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鸡马立克氏病.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变化肝肿瘤结节病理变化肾脏肿瘤病理变化脾脏肿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学和肿瘤标记作出诊断。神经型马立克氏病,可根据病鸡显现的特征性的劈叉、麻痹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确定诊断。症状轻微而不能确定的病变,需同其他疾病加以鉴别禽白血病(AL)和网状内皮增生病(RE)容易与内脏型MD相混淆,一般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流行病学方面AL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但经卵垂直传播是鸡白血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最初发病年龄一般在16周龄以上,发病高峰期在4~10月龄。MD通过空气传播,1日龄雏鸡最易感染,3~4周龄的鸡即可发病,发病高峰期在2~7月龄,以8~9周龄发病较严重RE主要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经蛋垂直传播,但经蛋传播的发生率较低,最初发病年龄一般在1月龄以上,发病高峰期在2~6月龄AL的发病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而MD的发病率较高。RE在不同的鸡群中感染率差异较大,但一般发病率较低。鉴别诊断2.临床症状AL:病鸡会有衰弱无力、嗜睡、毛囊出血、鸡冠苍白或发绀、皱缩、食欲下降或绝食、下痢、产蛋鸡停止产蛋、腹部增大的表现,有时能够在体表摸到肿大的肝,用手指经泄殖腔可触摸到肿大的法氏囊。鸡只也会存在突然死亡的现象。。RE:一般无明显的典型症状,急性型只表现为死前嗜睡。慢性型表现为矮小综合征,生长发育停滞,羽毛生长不良,躯干部位羽小支紧贴羽干,冠髯苍白。运动失调,肢体麻痹。鉴别诊断3.病理组织学变化AL:在许多组织中可见到淋巴瘤,尤其肝、肾、卵巢和法氏囊中较为常见。肿瘤病变呈白色到灰白色,可能是弥散性的,有时呈局灶性的。法氏囊切开后可见到小结节状病灶,但并不十分明显。RE:肝、脾肿大,肝脏、肌肉和肠道等组织器官中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腺胃肿胀、出血、坏死,胸腺、法氏囊萎缩。病名MDALRE*发病年龄高峰限制临诊症状麻痹眼观变化肝脏肿瘤神经肿瘤皮肤肿瘤法氏囊肿瘤法氏囊萎缩肠道肿瘤心脏肿瘤组织学变化多形性细胞匀一的成淋巴细胞法氏囊肿瘤法氏囊萎缩表面抗原MATSAlgMB细胞T细胞2~7月1月常见常见常见常见少见常见少见常见是不是滤泡间常见5%~40%5%3%~25%60%~90%4~10月3月无常见无少见常见少见常见少见不是是滤泡内少见无91%~99%91%~99%少见2~6月1月少见常见常见少见少见常见常见常见是不是少见常见无未知少见常见诊断1、病理组织切片2、羽囊琼扩和血清琼扩3、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测4、PCR、原位杂交、核酸探针防制措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原因:1、疫苗质量不佳①蚀斑数不足②可能污染其它病原(非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③种毒传代次数过高2、运输、保存、使用不当,导致疫苗品质降低3、母源抗体干扰4、早期感染5、应激6、免疫抑制病的感染7、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防制措施对策:①保证疫苗质量②规范疫苗的运输、保存及使用③使用细胞结合疫苗(1,2+3,1+2+3,交替使用疫苗、增加剂量、二次免疫、HVT疫苗与免疫增强剂的配合使用,如ACM1(乙酰甘露聚糖)④隔离消毒饲养3周以上,不同年龄的鸡不能混养,孵化室与鸡舍不能靠近⑤减少应激,不宜或冷或热⑥控制其它疾病,消除免疫抑制⑦与抗生素、免疫增强剂配合使用需试验后再进行防制措施新型疫苗的研制: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活载体疫苗抗病育种重点马立克氏病毒的血清分型及变异趋势;马立克氏病症状和病变;与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鉴别诊断;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要点。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马立克氏病(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和包括性腺、虹膜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病原马立克病病毒(MDV),疱疹病毒科成员。线状双股DNA,囊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病原3个血清型血清1型:致瘤的MDV细胞结合血清2型:自然无毒株,为不致瘤的MDV血清3型:火鸡疱疹病毒(HVT)毒株—细胞游离可用特异性单抗来区分病原生产性感染2.潜伏感染3.转化性感染病毒DNA复制,抗原合成,产生病毒颗粒。如:鸡羽囊上皮细胞中病毒感染,有囊膜、离开细胞仍有很强传染性。生产-限制性感染:有抗原合成,病毒粒子无囊膜,无传染性。都导致细胞溶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