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学案——第19课时-人教版.doc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学案——第19课时-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学案

【课时】第课时

【复习内容】世界现代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纲要求】识记层次:

①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②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③知道国际歌;④了解俄国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⑤了解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⑥知道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并了解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考点导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大学毕业后在报社任职,由于宣传革命民主思想,遭到政府迫害,辗转于英、法,研究革命理论,同时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早年帮助父亲在英国经营企业,深入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状况;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长期合作。他们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歌

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成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成为全世界传唱的《国际歌》。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俄国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经过:年月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巩固政权的措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了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年,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后,为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措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捍卫苏维埃政权。随着国内战争结束,这一政策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年日微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年,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意义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经济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表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重工轻农,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所有决策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作风盛行。

()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适合

文档评论(0)

惩罚罪恶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