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与我国yuán(________)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数量相比,目前的55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体系。让考古遗产焕发________的光彩,如皓(________)月当空,还需要持续发力、善作善成,确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应在保护上下功夫。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1.给文中括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请在下列成语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添加到文段画横线处()。

A.历久弥新 B.厚积薄发 C.海枯石烂 D.目空一切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一项是()。

A.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它的前提。

B.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是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C.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D.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①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②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③香断④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注释①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②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③凌波:喻美秀人步履的飘逸。④香断:指所恋亡故。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

B.“离亭”一句,写春草掩映离亭,被雨丝笼罩,仿佛是处在一重秋烟里。

C.下阕追忆往事,因不忍忆起往事,故劝自己“莫过西园”。

D.全词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明快,富有艺术魅力。

5.本词善以景语写情语,试以其中一句为例,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④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⑤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⑥焉。风摇其巅,韵⑦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潭名。②泓:水深的样子。③倏:迅速,极快。④睨:斜着看。⑤诡:奇异。⑥庥:同“休”。⑦韵:和谐悦耳的声音。

6.解释文中加粗词。

(1)或(________) (2)可(________) (3)卒(________)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8.结合全文,谈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甘寂寞的病毒

方陵生

许多不为人知的病毒并非永远甘于默默无闻。正像捕食动物有着它们惯常的捕食目标,病毒也是如此。也正像狮子偶尔会换换口味,捕食一个人而不是一匹斑马,病原体的目标有时也会转移,而环境的变化也会给它们以新的机会。一种病原体从非人类的动物成功地转移到人类身上,感染了人类,由此引起的疾病就叫做“人畜共患病”,也叫“动物寄生物病”,即能传染给人类的动物疾病,例如狂犬病和鹦鹉热。“人畜共患病”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澄清在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可怕字眼构成的大字标题后面的生物学事实。有人预测,“人畜共患病”在21世纪将成为被大量使用的一个词汇。

病毒最不为人注意的一种策略是,隐藏在宿主身上。带有病毒的生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某种疾病爆发过后突然销声匿迹,也许它真的在某个地区消失了,也许并没有真正消失,它的幽灵还飘荡在附近,隐藏在某种宿主身上,比如某种啮齿动物、鸟类、蝴蝶或者蝙蝠身上。一般情况下,它们可能安安静静地潜伏不动,但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专家认为,病毒引起疾病传染的关键是接触,接触有时是致命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接触,对于寄生在某种物种的病原体来说,是给了它们一种横向发展的机会。病原体也许会安于在原先宿主体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但是,如果有机会转移到另一个物种,这就给了它们一个增加种群数量以及扩大地理分布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同时也存在风险,如果它们转移后,迅速杀死了新的宿主,那么病原体本身面临的也是死亡。进化理论表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些病原体会欣然接受这种风险,这种冒险会给它们换来更多的机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卷子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提升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