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教案1-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

.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秦朝的灭亡。

.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暴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评判历史事件性质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通过从秦朝灭亡中得出的教训,让学生明白儒家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的真正原因。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成语典故应用法。本课涉及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系统训练法。对于农民战争,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通过系统训练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分析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比较法。对于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以及由此决定的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可用此法。

教具准备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阿房宫图片、写有古诗词的胶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投影显示阿房宫图)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这幅图,是秦朝的阿房宫。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令人在咸阳仿六国宫殿样式,修建了许多宫殿,安置从六国掠来的美女和钟鼓乐器等,供他享乐。但他仍不满足,后来又令人建起了在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阿房宫。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上面可容一万人。下面可竖立五丈的大旗。后来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形容这一工程的修建:“蜀山兀,阿房出。”工程之大可想而知。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当时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习了这一课,一切都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我们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有两个王朝影响很大,但都短命,这两个王朝指秦朝和隋朝。前面我们学习了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么强大的一个秦王朝,却仅存在了十五年,二世而亡。那么,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下面的这三首歌谣:

[投影显示]

(一)“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注释:慎勿举:切记不要抚养。哺:喂养。脯:肉。尸骸:尸骨。)

(二)“远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

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

(注释:甘泉口:渭水上的一个渡口。不敢流:因运石负担太重的愤慨之词。讴:指唱怨愤之歌。余石:很多石头。ōu:坟墓,大土堆。)

(三)“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

饮吾酒,唾吾浆,飧吾食,以为粮。

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注释:强梁:强暴。唾吾浆:弄脏了我的水。沙丘:秦始皇东巡时病死的地方。)

同学们,第(一)首歌谣故意和当时重男轻女的习俗唱反调,传达出人民对秦始皇横征暴敛的怨愤之情。第(二)首歌谣是秦始皇修阿房宫,建骊山墓,民工在渭水上运石料,困苦不堪,唱起这支歌,抒发愤懑的情绪。第(三)首歌谣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挖孔子墓,又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当时人们假借孔子之口唱起了这首歌谣,表达了愤怒和诅咒。由以上三首歌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秦的暴政,引起了秦末农民起义。

[导入语例示四]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怀古诗,下面我们就来看几首这方面的作品。

[投影显示]

焚书坑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博浪沙元·陈孚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过秦始皇陵唐·许浑

虎踞龙盘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样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焚书坑儒、销兵铸金人,修建骊山陵墓。这是诗里所提到的秦始皇统一后的举措。前两项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一项是为了享乐,但不管巩固统一也好、享乐也好,都没有避免秦王朝的短命,那么,秦二世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板书]第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内容,看一看秦朝的百姓负担的沉重

文档评论(0)

136****0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