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 语文 含解析.pdf

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 语文 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三诊“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1卷,共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

1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1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而文字,完成小题。

图像和语言是人类讲故事最重要的两种符号。文字出现之前的口语时,原始先民是用图像来进行“言

”“”“”

说的,呈现出语图一体的表意状态,文字出现以后语图分体,文字成了语言记忆和非口语言说的

基本形式,图像降格为文本语言的“副本”而存在,但图像作力语言符号的记忆和叙述功能并没有消逝,一

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传统。中国古代陶瓷图像是这个传统链条中的一分子,且因为它多

是对其他媒材图像的极仿,故以它力中心可以勾连起庞大的图像网络,藉此管窥中国图像叙事传统的面目

身姿。

中国图像叙事传统包括“事”的传统和“叙”的传统,前者指中国古人喜欢讲什么样的故事,后者指他

们喜欢怎样讲故事。

“”

第一,陶瓷图像与中国图像叙事之事的传统。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器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

馆、民居等地,所以研究的前提是收集图像。收集必然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社,但就笔者的收集经验而

言,数量达到一万张左右后,新的图像就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也就能梳理出陶瓷图像的故事类型。这是因力

陶瓷具有大众日用品、商品性质,其上的图像是用来装饰以吸引消费者的,所以心重迎合大众喜好、市场需

求,“跟风”现象很严重,也因此呈现出题材类型化、图式格套化特征,不同于追求创新性、独一性的文人

画。

中国古代陶瓷上的人物故事类型,可以分力四大类:是神话传说故事,来源于佛道典籍、《搜神记》

等杂传志怪,《西并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等;二是历史人物故事,来源于史书,主要包括明君、忠臣

等;三是文学人物故事,来源于唐传奇、宋话本等;四是社会风情故事,来源于对其他媒材图像的桵仿,少

数力独创,包括仕女图、生产生活图(如渔樵耕读)、特色主题图(如职贡图)。

“”

梳理中国陶瓷图像叙事之事的传统,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一些题材不清楚的陶瓷图像进行考

证。陶瓷图像的主要作用是装饰,不追求故事场景的完整性或者诗书画印的一体化,所以很多图像的题材都

不容易辨识,在博物馆、书籍报刊中经常被误读,尤其是在国外博物馆的文物介绍中,这不利于图像历史文

“”

化价值的发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美国学者包华石研究近代早期中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

时列举了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上的“丙吉问牛图”,一一“丙吉衣看朴素,毫无纹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