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药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南药学是在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种质资源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这一学科的发展,将为进一步揭示南药的生理活性成分、

遗传奥秘、构建南药植物基因图谱、探索基因与植物的性状及生理生化过程的关系等领域研究

奠定良好的基础。

海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具有丰富的南药资源,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天然药库,

为药物的创新研制与开发提供了美好的前景。本学科立足于海南南药资源的优势和特色,致力

于南药种质资源、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与生理、遗传多样性、药用活性成分、药材质量监控及

其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重视以海南道地南药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与创制。经过

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南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南药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南海

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二、培养目标

博士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博士研究生: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

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

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南药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

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的能力;在本学科的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高阅读和理解外文资料的能力,能用外语撰写学术论

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4、身心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南药种质资源研究

广泛收集南药种质资源,进行原位保护或移位保护,如建立南药种质资源苗圃,种质圃用

于保存无性繁殖的多年生药用植物,种质库用于保存种子繁殖的药用种质资源;开发组织培养

物离体保存技术,同时进行特色南药的深入开发。

2、南药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

在生理活性筛选指导下,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南药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结构改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

南药的综合开发利用。

3、南海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开展南海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包括南海海洋海藻类、海绵类、腔肠动物类、软体动物

类及棘皮动物类活性成分研究,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原生代谢产物中具生物活

性的氨基酸、小肽、蛋白、多糖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及生物技术手段的基因表达

等,为南海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4.南药的药物设计与合成

以南药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子为模板,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构建出数目庞大的虚

拟南药化合物数据库。然后以生物大分子为靶标,通过分子对接和计算机虚拟筛选对南药化合

物库进行构象搜寻和打分,发现活性高、毒性低的先导化合物。最后通过对先导化合物的人工

合成、结构修饰和体外、体内药效评价,以期获得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新的化学实体,为新

药研发提供候选药物。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在学习培养方式上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者,经所在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

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交流等各个环

节。

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应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

组长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其成员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或跨学科的专家组成。要充分

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4、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10-12学分(不包括学术活动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