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防治措施方案书.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鸡球虫病防治措施方案书

一、概述

鸡球虫病是由鸡球虫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鸡、火鸡等禽类,尤其对幼禽危害更大。鸡球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防治措施方案。

二、病原学特征

鸡球虫属于顶复门、球虫纲、艾美耳科、球虫属。成虫寄生于鸡的小肠上皮细胞内,繁殖产生大量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被鸡吞食后重复感染。鸡球虫卵囊抵抗力强,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能长期存活,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病鸡和带虫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卵囊随粪便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被健康鸡吞食后感染。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接传播。

3.易感动物:各品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尤其是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

4.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流行较为严重。

四、临床症状

1.急性型:病程短,约35天。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排红色或暗红色粪便,严重者排血便。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病鸡消瘦,生长迟缓,腹泻,粪便中带血。死亡率较低,但影响生长发育。

五、病理变化

1.急性型: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脏、脾脏肿大。

2.慢性型:小肠黏膜苍白、增厚,肠内容物较少,肠壁有少量出血点。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六、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

2.实验室诊断:取病鸡粪便或肠内容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离心沉淀法处理后,镜检发现鸡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七、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不同年龄的鸡混养。

(2)药物预防:选用敏感的抗球虫药物,如氨丙啉、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按照说明书剂量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连用35天。

(3)疫苗接种:使用鸡球虫病疫苗,按照说明书操作,提高鸡群免疫力。

2.治疗措施:

(1)选用敏感的抗球虫药物,如氨丙啉、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按照说明书剂量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连用35天。

(2)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K3、维生素C等,防止出血。加强营养,提高鸡群抗病能力。

(3)隔离治疗:将病鸡隔离饲养,避免传播给健康鸡。

八、总结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寄生虫病。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疫苗接种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养鸡场应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鸡群健康,提高生产效益。

鸡球虫病防治措施方案书

一、概述

鸡球虫病是由鸡球虫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鸡、火鸡等禽类,尤其对幼禽危害更大。鸡球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防治措施方案。

二、病原学特征

鸡球虫属于顶复门、球虫纲、艾美耳科、球虫属。成虫寄生于鸡的小肠上皮细胞内,繁殖产生大量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被鸡吞食后重复感染。鸡球虫卵囊抵抗力强,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能长期存活,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病鸡和带虫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卵囊随粪便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被健康鸡吞食后感染。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接传播。

3.易感动物:各品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尤其是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

4.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流行较为严重。

四、临床症状

1.急性型:病程短,约35天。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排红色或暗红色粪便,严重者排血便。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病鸡消瘦,生长迟缓,腹泻,粪便中带血。死亡率较低,但影响生长发育。

五、病理变化

1.急性型: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脏、脾脏肿大。

2.慢性型:小肠黏膜苍白、增厚,肠内容物较少,肠壁有少量出血点。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六、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

2.实验室诊断:取病鸡粪便或肠内容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离心沉淀法处理后,镜检发现鸡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七、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不同年龄的鸡混养。

(2)药物预防:选用敏感的抗球虫药物,如氨丙啉、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按照说明书剂量添加到饲料或

文档评论(0)

152****82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