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语文S.pdfVIP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语文S.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导入自读要求自读检测初读感知精读诗句拓展延伸

古诗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

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

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数文人写下了脍

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

认识作者

认识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

日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中国

唐朝诗人,有“诗

仙”之称,是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

了解黄鹤楼

了解黄鹤楼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

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

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

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

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

鹤楼。

课文导入自读要求

请大家对照资料、注释,读一读这首诗,自

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理解“西辞”的意思,了解广陵(扬州)、

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自读检测

1、指名读,大家共同评议朗读的情况。

2、“西辞”的意思是:

因为黄鹤楼在西边,然后人在东边,孟浩然要离

开黄鹤楼到广陵,西辞的意思就是离开黄鹤楼到广陵。

3、“广陵”是什么地方?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孟浩然的行程路线

孟浩然的行程路线

初读感知

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

我你理解了哪句诗?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

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精读诗句

这句诗表达了诗

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人愉悦的心境。

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

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

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

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

春景。

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为什么是“孤帆”?“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

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

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

这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了,李白想起了他们在一

起的情景。

情深意长

拓展延伸

朗读送别古诗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业

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诗。

积累其他送别古诗。

再见

再见

文档评论(0)

王小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