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案22-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祭十二郎文》教案

韩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文意,体会在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在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讨论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含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一起分析其中的情感。

二、展示目标

三、研读悟情,归纳情感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叙述了哪些生活琐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分析第二段

归纳:家族不幸悲痛之情

作者通过“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描述,叙写了自己身世悲凉,家族不幸(家族凋落),抒发了无限的悲痛之情。

韩愈少年孤苦,依靠哥嫂抚养,但是哥哥又在中年死于南方,韩门两代,形单影只,虽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十二郎的死,让他悲痛欲绝。出身于小官吏家庭的韩愈,封建门第观念极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老成先逝,子女尚幼,更显得家族凋零,人丁不旺。韩氏中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家族之事无商量之人,让他感到了一种孤独和责任。

在该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道:“韩氏两世,惟此而已”,这个细小的动作,体现了嫂嫂对他们的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现在十二郎突然离世,韩愈旧事重提,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大家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分析第三段

归纳:聚少离多悔恨之情

第三段叙述自己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作者为了谋生和侄儿“三会三别”,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为意,奔走仕途,因而聚少离多。不料,却铸成终身遗憾。往事历历在目,记忆深刻,表达出作者对侄儿真挚的感情。

哪一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呢?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这句话写出了作者为“求斗斛之禄”而无暇顾家的悔恨和自责之情。

作者除悔恨和自责之外,还抒发了哪些情感?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多媒体展示作者生平)

韩愈岁便离家到京城谋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岁中进士,还要到处请求权贵引荐;岁才开始进入仕途;到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前几年,仍辗转迁徙,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得不到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知侄儿突然离世的消息,百感交集,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悲痛之中还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包含了自身仕途的失意和宦海沉浮的凄苦。谋官的经历让他倍感家人的重要,亲情的温暖。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现在请同学诵读这句话,注意情感的抒发。

、齐读第四、六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事?

归纳:身体微弱叹未老先衰人生无常

在该段中作者写道“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这些描写意在表明自己身体微弱,感叹自己未老先衰。

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却没有死,反衬出十二郎不应该死却竟死的悲哀。让作者认为“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的不合理,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令作者抱憾不已,也更突显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产生的痛不欲生之情。

、同学们自由诵读第十一段,体会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归纳:丧葬难周愧疚之意?

在这一段中,从“呜呼”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连用十一个“不”字,声调急促,一气贯注,自责之情充溢之中,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悲痛之情达到极点。后面几句,却又转为平静的叙述。叙写丧葬难周,替他教养子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四、拓展提升

欣赏《孔明悼公谨文》,比较二者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多媒体展示)

从语言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得出:

内容上:《孔明悼公谨文》是追溯死者的生平、功绩。

《祭十二郎文》是叙家庭琐事,抒哀痛之情。

形式上:《孔明悼公谨文》是四字一联的骈文。

《祭十二郎文》是破骈为散的散文。

韩愈通过这种方式,更利于感情的抒发,以至于这种叙家庭琐事,抒哀痛之情的笔法,被归有光和袁枚所借鉴。他打破传统祭文的格式,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写作手法,也被后来的散文家学习。

五、课堂小结

韩愈在写下《祭十二郎文》后,他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丰富和深刻,我们在品读《祭十二郎文》后,心灵得到了启迪和升华。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学会爱护亲人,珍惜亲情,不要等到失去之后,追悔莫及。

六、作业

以《父亲》为题目,写一篇字左右的生活琐事片段,注意叙事中抒情手法的运用。

板书设计:

叙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5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