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与现实价值.pdf

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与现实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与现实价值

礼仪“”是人们对社会文明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一种追求,是由内在道德表现出来的

日常行为规范。传统中国的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举止规范,而且还是包括内在修

养的一整套道德伦理规范。传统礼仪文化不仅讲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和谐,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和谐,恰当地面对和处理各种关系,还表现为对自然

和祖先的敬畏,以及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学习领会传统礼仪文化的

精神内涵,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从仪式崇拜到“德诚于中”

传统中国最初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要求顺

天应时,顺应自然规律,故而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人们赋予天“”某种道德性的品质,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要求人们“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礼仪行为和对祭祀仪式的崇拜

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天“”的敬畏与崇拜,并发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农业生产方

式导致农业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安排也是为了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顺应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效法天道,以德配天,

做到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每个个体各得其位、各司其职[1]。可见,当时的礼仪文化

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中原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顺应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事实上是被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规定的,在客观上保障和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夏商周时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广泛存在,原本属于社会规

范的礼仪文化渗透、蔓延到政治领域,以尊卑贵贱亲疏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文化逐步发展成

为一种意识形态,周“礼”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功用。这种意识形态在维持政治秩序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维持了社会秩序、规范了家庭及个人的行为。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改

造自然的“人力”和“人为”因素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诸侯

国之间的固有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社会动荡、礼乐崩坏的局面,原先的礼仪文化只

剩下了繁琐的仪式和复杂的程序操作。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

意在恢复周代意识形态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恢复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秩序。

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不只是在礼仪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仪式上,还为外在的仪

式注入了思想内涵,即把仁“”纳入了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

外在化和具体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论语颜渊》·)。孔子

崇尚德政、追求礼治,“礼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理想的社会是外有礼乐、内有仁义,

礼追求社会秩序,乐追求社会的和谐适中,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以礼节和”。礼乐是手段,

德政是目的。孔子认为重建社会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每个人按照礼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各司其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

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

上》)。

孔子提出的礼制思想还表现在做人做事讲究秩序和规范上,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在做

人方面,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季氏》·)。

体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君使臣以礼,臣事臣以忠“”。在构建社会秩序上,孔子提出礼“

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孔子在传统中国礼仪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在传统的礼仪仪式中充实了道德“”和仁义“”

等思想内涵,使外在的礼仪行为具有内在的精神灵魂,礼行“于外,德诚于中”“德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