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艺术类)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艺术类)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科二年级(艺术类)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

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与历史典籍《史记殷本纪》研究商代历史符合“二重证据法”,A项正确;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都需要进一步考证,不是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原始社会末期历史的有力依据,B项错误;二里头“宫殿”复原图是在二里头遗址的基础上得到的,二者不能作为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夏朝历史的历史依据,C项错误;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属于两件事,不能为研究同一事件提供“二重证据”,D项错误。

2.1929年12月,古田会议进一步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建设“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党支部的作用等。这些规定()

A.体现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原则 B.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C.推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 D.强调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进一步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建设“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党支部的作用等。这些规定体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A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排除B项;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排除D项。故选A项。

3.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D.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故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故D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故A排除;1992年中国没有拉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故B排除;1978年后已经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1980年已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故C排除。

4.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罗马帝国建立

C.《十二铜表法》制定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D项正确;伯利克里改革、罗马帝国建立和《十二铜表法》制定,都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ABC项。故选D项。

5.中古时期,南亚印度地区先后建立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4世纪初期笈多帝国统一恒河流域 B.笈多帝国实行政教合一体制

C.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D.德里苏丹国以印度教为国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里苏丹国确为突厥人建立,C项符合题意;笈多帝国的直接控制区为恒河中下游地区,并未完成整个流域的统一,排除A项;笈多帝国并未实行政教合一体制,排除B项;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而非印度教为国教,排除D项。故选C项。

6.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提高,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这一现象反映了

A.欧洲农作物的广泛传播 B.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C.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 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玉米和马铃薯”等是美洲作物,出现欧亚餐桌上,说明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D项正确;玉米等作物是美洲作物,而非欧洲作物,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价格革命,而且价格革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排除B项;C项与题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16世纪,马铃薯在欧洲推广,小麦和水稻伴随欧洲移民传到美洲。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

文档评论(0)

fufuhjk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