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课时精品课件.ppt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课时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知识讲解新课引入随堂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培养使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重点重点难点知识讲解新课引入随堂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我们生活在声的世界中知识讲解新课引入随堂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么传播的吗?知识讲解新课引入随堂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在你说话或唱歌时,用手摸喉头会有什么感觉?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击鼓时会看到什么现象?试一试看一看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敲击音叉,音叉发声,将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与音叉接触,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设计实验转换法实验器材:音叉铁架台小球细线小球被弹起音叉发声时在振动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产生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带余音不止声音的产生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你能说出它们分别靠什么振动发声吗?鼓面弦弦弦空气柱翅膀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声音的传播气体传声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液体传声固体传声声音的传播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真空能不能传播声音呢?1.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有什么变化?实验探究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你听到的闹钟声音又有什么变化?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实验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结论:实验+推理实验过程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传声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声音的传播随堂练习知识讲解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C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随堂练习知识讲解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真空不能传声”是实验直接验证的结论D.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能听到;“真空不能传声”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随堂练习知识讲解拓展延伸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拨打放在真空中的手机,手机显示呼叫号,却听不到铃声;③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解析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声音传播比光传播得慢拓展延伸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新课引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课堂小结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新课引入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知识讲解随堂练习新课引入课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