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进展.ppt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进展

;报告内容;能源危机与能源安全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温室效应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迫切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色清洁能源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亦是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电动汽车产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潜力不可估量;节能与环保推动

纯电动汽车(EV)、混合电动车(HEV)及动力电池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

研究和开发资源丰富、

环境友好、高安全长寿命的

电极材料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现状;磷酸铁锂进展;LiFePO4正极材料的理论电化学比容量为170mAh/g,相对金属锂的电极电位约为3.45V,理论能量密度为550Wh/Kg。LiFePO4和FePO4晶体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保证了LiFePO4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A.Padhi,K.Monjundaswamy,J.Goodenough,J.Eelectrochem.Soc.1997,144,1188------首次报道LiFePO4,2002成立PhostechLithiumCo.

Ravet,Y.Chouinard,J.F.Magnan,S.Besner,M.Gauthier,andM.Armand,Abstract166,InternationalMeetingonLithiumBatteries,Como,Italy,May28-June,2000----碳包覆

ChungSY,BlokingJT,ChiangYM.NatureMaterials,2002,2:123-128------离子掺杂,2003成立A123Co.

J.Barker,M.Y.Saidi,andJ.L.Swoyer.ElectrochemicalandSolid-StateLetters,2003,6~3:A53-A55---碳热还原法,Valence

;磷酸铁锂材料改性;a.包覆炭黑

b.包覆有机物热解炭;磷酸铁锂一种电子-离子混合导体,通过掺杂其它元素形成固溶体,影响材料的结构增加缺陷浓度,提高LiFePO4的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

但也有研究认为离子掺杂的效果和可能性值得商榷。首先,缺乏能够证明高价离子真正占据了铁位或锂位的检测手段。其次,LiFePO4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新导电相。再次,LiFePO4中存留碳可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掩盖掺杂的作用。

;改性途径——表面包覆非晶离子导体;二、LiFePO4产业化现状与趋势;2.2LiFePO4的产业化现状;2.2高温固相法生产工艺流程;2.2.1原料选择;2.2.1原料选择;2.2.1原料选择;2.2.1原料选择;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2.2.2高温固相法生产关键设备;三、磷酸铁锂市场分析;2009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磷酸铁锂材料;主要生产厂家产量及价格;各个生产厂家的占有率情况;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快速扩大,钴酸锂的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而锰酸锂、多元材料、磷酸铁锂将不断扩大。

2008年中国钴酸锂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69%,2009年则为65.%。

2007年全球钴酸锂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83%,2008年为76%,2009年为62%。2009年全球正极材料的产量约为37800吨。

钴酸锂被三元(多元)材料替代的速度将取决于钴价的变化

据估计,2011年中国磷酸铁锂销售量5000吨左右,至2015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需求量为500亿Ah,折算为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其消耗量为360000吨,约400亿人民币的市场

;四、产业风险;二是碳热还原技术专利。该专利由美国Valence公司持有,目前尚未到中国申请专利。但伴随着动力电池全球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及日益高涨的中国市场份额,美国Valence公司未来在中国申请此项专利的可能性很高,势必对中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工艺方面,尤其是在磷酸铁锂的生产上,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多或少都在借鉴、购买、改进国外已有的专利技术。按照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惯例,一旦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出现大规模增长,势必会引起知识产权拥有方的关注,进而遭遇追偿诉讼。此前,日本的NTT公司就有支付3000万美元和解金以解决磷酸铁锂材料专利纠纷的案例,台湾很多

文档评论(0)

djawd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