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53CCSB05

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2024-03-01发布 2024-06-01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2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林、平秀敏、崔继梅、赵阳楠、刘彦和、温宪勤、李永贤、付兆聪、李天时、董云忠、杨旭、朱润云、聂晶、伍林、钱彩霞、陈建林、陈吉昆、胡祚、李周、刘艳、李加松、周琰、李关艳、秦婧。

I

DB53/T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播马铃薯栽培的环境要求、品种选择、种薯、整地与基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夏播马铃薯的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夏播马铃薯summersowingpotato

指在5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收获的马铃薯。

环境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

品种选择

宜选择高产、抗晚疫病、生育期110d左右,且已登记的当地主栽品种,如合作88号、丽薯6号、云薯108、云薯902等。

种薯

种薯来源

1

DB53/T1235—2024

宜选择秋作马铃薯种薯并经冷藏120d,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规定。

种薯处理

催芽

出库前10d,在阴凉潮湿、通风凉爽、避光室内的地面铺5cm厚湿沙(以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

种薯排放在湿沙上,按一层种薯一层沙排放3层~4层,并用5cm~10cm湿沙封顶,上盖湿润稻草。

保持温度15℃~20℃,至芽长0.5cm~1.5cm时,取出放在室外炼芽1d~3d。

切块

30g~50g的小种薯整薯播种,不切块。

大于50g的种薯从顶部至脐部纵切或斜切为楔状,每个切块有1个~2个芽眼,单块重30g以上。

种薯消毒

宜选用70%甲霜·锰锌、20%春雷霉素、滑石粉按2:1:50比例拌匀形成混合药剂进行拌种处理,每

50kg种薯用2kg混合药剂拌匀。

整地与基肥

整地

深翻25cm~30cm,并使土壤疏松、土垡细碎、地面平整无杂物。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每667m2施用腐熟农家肥宜不少于2000kg或有机肥不少于500kg。

每667m2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80kg~100kg,与腐熟农家肥(有机肥)两种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

播种

播种时间

5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宜在端午节前后10d左右。

播种密度

每667m2播种3700块~4300块种薯。

播种方法

宜采用大垄双行种植。

播种时取宽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宽行形成沟,窄行形成垄,且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

株距26cm~30cm,垄高25cm以上,垄面上种植2行马铃薯。

2

DB53/T1235—2024

田间管理

中耕培土

结合中耕除草,齐苗后封垄前进行除草和培土。苗高15cm~20cm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和培土,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

追肥

结合第二次中耕培土追肥,每667m2追施氮磷钾比例为15:5︰2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20kg~30kg。

控制徒长

当植株徒长时,宜选择在晴天每667m2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4g~32g兑水40L,均匀喷雾在马铃薯茎叶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