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pdf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实验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

2、了解酸雨的概念,知道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进入大气,知识酸雨

会严重危害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酸雨的概念。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硝酸泄漏会有黄色的气体产生?

二、讲授新课

(一)硝酸

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化学性质:

(1)HNO3的不稳定性

a.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

4HNO(浓)===4NO↑+2HO

3222

b.贮存: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并避光放置于冷暗处

(2)HNO3的强氧化性

①与Cu反应

/7

【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

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

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视频】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资源“【教学实验】硝酸与铜的反应”。

稀硝酸浓硝酸

实验现象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反应剧烈,有__________产

生,__________,试管口有红生,__________,液面上有

棕色气体产生________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铜与稀硝酸常温下缓慢反应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剧烈反应

生成_____气体生成_____气体

Cu+4HNO(浓)===Cu(NO)+2NOO

33222

3Cu+8HNO(稀)===3Cu(NO)+2NO↑+4HO

3322

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

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2

②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

③与非金属反应

C+4HNO(浓)===2HO+4NO↑+CO↑

3222

S+6HNO(浓)===HSO+6NO↑+2HO

32422

【资料卡片】

/7

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

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

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

(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

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

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的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

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

解。

【思考与交流】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

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1)写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上述反应中的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