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诗创作背景.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背景铺垫

十五夜望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月亮也因此成为人们

赞美和祭祀的对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月亮的诗词汇聚甚多,

其中以十五夜望月最为著名。

二、古代文人对月亮的描写

1.唐代王之涣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登鹳雀楼》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之一。

他的诗中对月亮的描写也非常生动,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这一句,非常有意境。

2.宋代苏轼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中也有不少关于月亮的佳句。例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

叶已鸣,故人何事不来。”这是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历代中非常有

名。

3.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过零丁洋》在中国

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中对月亮的描写也非常动人,例如

《满江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新月到,愁何限。缘份未了

梦魂中。世事如棋落红尘。多少荣华梦里空。”这种将月亮作为心灵归

宿的意象,让人感到浪漫和悲凉。

三、「十五夜望月」的文学表现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令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常见,十五夜望月自然也是文

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关于这一主题的诗词有不少,例如:

1.唐代刘方平

刘方平是唐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中也有不少关于月亮的句子,

例如《钗头凤·世事一场大梦》:“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这一句非常动人,将月亮和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2.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活动涉及诗词、散文、小说等方

面。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关于月亮的描写:“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

这种联系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方式,在中国文学创作中非

常典型。

3.明代辛弃疾

辛弃疾是宋代末年和元代初年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代表作有《青

玉案·元夕》、《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他的《青玉案·元夕》

中描写了充满喜庆的十五夜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四、十五夜望月的文化内涵

1.景象描写:十五夜望月是一个月圆之夜,月亮的形状完美,光芒四射。

2.感情寄托:十五夜望月是一个品味诗情画意的节日,也是人们表达思

念感情的时刻。

3.志向宣扬:十五夜望月是一个凝聚人心的时刻,也是人们表达奋斗愿

望的时刻。

4.文化传承:十五夜望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

深厚的民俗内涵。

五、结论

团聚和祭祀的场所,也是诗人和文人灵感的归宿。望月时节,让人们

体验到了大自然中文化的灿烂,也为后代传承了文化的珍贵财富。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