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作文共九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一)

我的生活里每天几乎是伴着“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

老师说明天考试,晚上我复习到很晚,结果还是没考好,妈妈会说:“平时不复习,等到要考试了才来临时抱佛脚,有意义吗?你看看那别人家的孩子,天天复习到很晚,你就只是等到要考试的前一天才在那家积极,你什么时候能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啊?”

周末到了,本以为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妈妈却叫我做好多家务,那也就算了,做完后玩一会电脑,妈妈一句赞扬的话都没有,反而说:“别人家的孩子天天做那么多家务,成绩还那么好。你就只是周末做而已就总是在那讨功劳。怎么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啊?”

又一张试卷下来了,和上次相比进步了好多,妈妈一句鼓励的话也没有,还说:“说什么进步,120的卷子,考100出一点很多吗?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120的卷子,考了119,还在那懊恼那1分本不应该丢的。你和他们有什么可以比的?”

就这样,这句话成了每天的家常便饭,有时候我还想,既然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那就去认别人家的孩子当孩子啊!

别人家的孩子,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啊。

初一:安若晴

别人家的孩子(二)

嘿,“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今天怎么了,前天怎么了,他做了什么……”,相信我们一定深受这句话的毒害吧。是的,这就是当今中国式家长的口头禅吧?真的是,相信如今中国,无论是条件好的住在繁华的大都市中的孩子又或是住在农村的偏僻的受不到很多的教育的孩子,他们也都饱受这句话的摧残吧是的!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从哪里来,你绝对都多多少少听过这句话,这句话已近在中国流传度百分之九十八,听过这句话的人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这是多么一个惊人的数据。也就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已近广泛的流传到了中国的各个家庭内,那么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有多少人被他/她摧残呢?

别人家的孩子,首先肯定是父母们的口头禅。中国式父母,特别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进行攀比,可是真的可以进行比较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们口中也常常和孩子们念叨着这句话,可他们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真正贯彻这句话的意义呢。是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都是有缺点的都不是完美的,家长们也都理解这个道理。可是非要拿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相比?这真的有可比性吗?是的,只要人处在一个很冷静的环境下,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这是完全不能比较的,可是为什么家长们要怎么做呢?我们孩子们就不能做好自己吗?

别人家的孩子(三)

我们长这么大,一定经历过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我们比较吧,当我们考试不理想时,父母总会说,你看看谁谁谁,为什么她可以考的那么好,而你却成绩平平?

当我们体育活动不达标时,别人家的孩子体育成绩不仅达标而且还是优秀,当我们工作不顺心,别人家的孩子工作如鱼得水,还可能已经升官了。

当我们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已经靠自己的积蓄在一线城市买了房。不得不说,我们的身边无时不刻的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最近比较火的一个综艺《少年说》,里面都是中学生,站在高处,说出自己的心声,有人说出与同桌的情谊,有人吐槽家长给的压力,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在向她的妈妈抱怨,为什么总是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自己也很努力很优秀,为什么总是看不到呢。可是我没有想到,她的妈妈还是在和她讲道理,认为只有这样打压她,她才会进步,不然以女孩的性格就会飘,我不知道这位家长说的对错,但是我觉着应该还是给女孩一些鼓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来自家人的鼓励是前进的最大动力,适度的打压也许没错,但不可过度地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相信,自己很优秀,我们是可以的。

别人家的孩子(四)

很经常听到一个词: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这大多都是在被父母责备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了你的标杠,你的学习对象,你不能犯错且要优秀的一个底线。

可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把另一些”别人家的孩子“让成自己的借口。

就像如果父母说你这次数学考得太差,隔壁家的小丹考了第一名,但你可能就会脱口而出,”那我还比隔壁的小婷多考了十分呢?“

没错,我们就是会这样的”自我安慰“,在自己不够优秀且心虚的时候,不向优秀的看,反而觉得自己不上不下,刚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自己的不努力,自己的平庸找着合理的借口。

我们的学习班级因为成绩被分成了几个等级,像优等班,普通班,也有差生班。有的优等班的成绩即使是拖后腿,也能在差生班里占个中等甚至前茅,于是就有了要当鸡头还是凤尾的说法。

在优班里浸着,成绩渐渐地磨上去,在差班里如果不思进取,那就只会越降越低。可是这也关乎自信吧,所以有的人宁愿在差班里当鸡头,觉得那样更有自信。

说到底,就是自己的一个认知吧,不管是在优班还是差班,有一股想上进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也有很多从差班里窜出的优秀学员。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别人家

文档评论(0)

136****6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