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总关“音”耳听为虚——同音字、同音词教案-人教课标版.doc

千言万语总关“音”耳听为虚——同音字、同音词教案-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同音词(教案)

合肥三中查鸣

教学目标

、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系统了解《审音表》的体例、内容。

、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

、宣传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规范意识。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掌握同音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妙用及意义。

教学难点:提高语言交际使用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鉴赏探讨、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枇杷并非此琵琶”,从此故事中引出本课学习重点。达到完成教学基础性学习目标——通过对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书中《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一课的学习,了解同音词的形成和类型。同时完成研究性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多方面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归纳同音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应用的实例;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结合搜集整理好的资料,深入探讨同音词妙用的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同音词妙用的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协作精神,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íá,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属于同音误写而造成别字。写别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别字既然是将甲字误写成乙字,就有引起误解的可能。试想,如果仆人买回一把五斤重的琵琶来,岂不闹出更大的笑话。

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声字。“枇”和“杷”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和“琶”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枇杷”指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玨”,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响。

二、同音词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晏殊巧逢“燕归来”

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后来,晏殊把这一对句用到《浣溪沙》词和一首七律诗中,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在宋代,人们把这样的对子称为“集唐”。

我们读古诗,经常发现一个诗人时常化用别人的诗句。李白用杜甫的,杜甫用白居易的,既是家常便饭,又仿佛情同手足,不分彼此。表面观似乎是同行之间的相互欣赏或者相互提醒,实际上是对同代诗人经验的再次整合。化用,关键是化。别人的句子在自己的诗句里产生了化学反应,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恍然大悟,来不及拔剑四顾,立马就长大了。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除了课文的例子外,你能否再举几个?

例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给出利用《三国演义》人物名字同音词构成的上联:“鸟在笼中,望

文档评论(0)

159****4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