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学习要求:1、掌握力矩分配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2、掌握力矩分配法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3、熟练地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4、了解力矩分配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概述: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近解法,在计算过程中采用逐步修正的步骤,最后收敛于真实状态。(对于单结点结构则为精确解)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无侧移刚架和连续梁。正负号规定:杆端弯矩以顺时针为正;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及转动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也均以顺时针为正。4.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一、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参数1、转动刚度SAB:使AB杆的A端(也称近端)产生单位转角时所需施加的力矩。ABABABAB=θ=1θ=1θ=1θ=1SAB=4iSAB=iSAB=3i转动刚度的大小不仅与该梁的线刚度i有关(i=EI/L),而且与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转动刚度反映了杆端抵抗转动的能力。转动刚度越大,表示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所需施加的力矩越大。当θ≠1时:MAB=SABθ2、分配系数ABCDmθAθAθA如图所示刚架,在结点A上作用外力偶m,使结点A发生转角θA,则AB、AC、AD杆的A端的转角都为θA。所以各杆在A端的弯矩为:MAB=SABθAMAC=SACθA由刚结点平衡条件确定结点转角:MAB+MAC+MAD=m即:(SAB+SAC+SAD)θA=mMAB=SABSAB+SAC+SADmMAC=SACSAB+SAC+SADmMAD=SADSAB+SAC+SADm令:μAk=SAk∑SAAμAk称为分配系数MAD=SADθAABCDmθAθAθA则各杆端弯矩可表示为:MAB=SAB∑SAAm=μABmMAC=SAC∑SAAm=μACmMAD=SAD∑SAAm=μADm上述杆端弯矩称为分配弯矩,即为近端弯矩。μμμ汇交于同一结点各杆的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即:=μAB+μAC+μAD=1∑μA3、传递系数C表示当杆件近端有转角时,杆件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它的大小与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远端固定:C=0.5远端铰支:C=0远端定向支座:C=-1传递弯矩:MkA=CAkMAkcμABCDmθAθAθA现把上述问题归纳如下:当结点A作用有力偶荷载m时,结点A上各杆近端得到按各杆的分配系数乘以m的近端弯矩,也称分配弯矩。以上是用力矩的分配和传递的概念解决结点力偶荷载作用下的计算问题,故称为力矩分配法。-1i滑动03i铰支0.54i固定传递系数转动刚度远端支承情况各杆的远端则有传递系数乘以近端弯矩(或分配弯矩)的远端弯矩,也称传递弯矩。4.2单结点的力矩分配法一、单结点连续梁或刚架仅有结点力偶荷载m作用时例: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ABCDABCD100kNmiii1、计算分配系数SDA=4iSDB=3iSDC=3iμDA=SDA∑SAA=0.4μDB=0.3μDC=0.32、计算各杆杆端弯矩近端:MDA=μDAm=0.4×100=40kNmMDB=μDBm=0.3×100=30kNmMDC=μDCm=0.3×100=30kNm远端:MAD=CDAMDA=0.5×40=20kNmMBD=CDBMDB=0MCD=040203030结点力偶m以顺转为正!二、单结点连续梁或刚架跨间有荷载作用时例:32kN20kN/mABCMBMFBAMFBCMBBABCMB+解:1、先在B点加上阻止转动的约束力矩MB,这时B点相当于固端,查表7-1求得各固端弯矩。MFBA=qL2/12=60kNmMFAB=-qL2/12=-60kNmMFBC=-3PL/16=-36kNmMFCB=0所以:MB=60-36=24kNm2、放松结点B,这相当于在结点B上加一个外力偶(-MB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