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四).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412、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C6–C3,且有内酯环的化合物。

413、木脂素类化合物:2个C6–C3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414、木质素类化合物:大与2个C6–C3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

415、香豆素因具有内酯结构,可溶于碱液中,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法)法提取。

416、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417、广义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包含(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木质素)和(黄酮)。

418、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在(C7)具有羟基,因此(7–羟基香豆素)可以认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体。

419、天然香豆素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异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和(异香豆素)。

420、香豆素具有(内酯)结构,可以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而显(红)色。

421、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七叶苷)和(七叶内酯),具有(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

422、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三、选择题

423、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C)。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D二氢黄酮类E生物碱

424、判断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团可用的反应是(B)。

A异羟肟酸铁反应BGibb’s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ELabat反应

425、在催化加氢过程中,香豆素类结构最先氢化的是(E)。

A3、4位双键B苯环双键C呋喃环双键D吡喃双键E支链双键

426、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C)。

AC5–C3BC5–C4CC6–C3DC6–C4EC6–C6

427、Labat反应的试剂组成是(C)。

A香草醛–浓硫酸B茴香醛–浓硫酸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E浓硫酸–铬酸

多选题

428、检识香豆素苷类化合物可用(BE)。

A碘化铋钾试BMolish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DLiebermann–Burchard反应E异羟肟酸铁反应

429、游离木脂素能溶于(BCDE)。

A水B乙醇C氯仿D乙醚E苯

430、水飞蓟素同时具有的结构类型是(AD)。

A木脂素B环烯醚萜C蒽醌D黄酮E强心苷

简答题:

431、解释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环在盐酸羟胺下生成异羟肟酸,再加三价铁后生成异羟肟酸铁呈红色。

提取分离工艺题

432、秦皮主要含有七叶内酯、七叶苷等香豆素,请设计一方法从秦皮中提取、分离二成分。

提取:乙醇,氯仿去杂,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分离。

433、试写出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化合物。

乙醇浸提,石油醚去杂,残留物用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

萜类和挥发油

一、概念

434、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C5的化合物。

435、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

436、酸值:以中和1克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437、酯值:水解1克挥发油中的酯成分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438、皂化值:以中和1克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和皂化酯成分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439、析“脑”:在低温下挥发油析出的结晶体称为脑

二、填空

440、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为萜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结构种类虽然非常复杂,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C5单位)结构特征。

441、挥发油由(单萜及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及(其它)四类成分组成,其中(单萜及倍半萜)所占比例最大。

442、挥发油与脂肪油在物理性状上的相同之处为室温下都是(液)体,与水均(不溶)。

443、挥发油与脂肪油在物理性状上的不同之处为挥发油具(挥发性),可与(水)共蒸馏。

444、挥发油低温冷藏析出的结晶称为(脑),滤除析出结晶的挥发油称(析脑油)。

445、常温下挥发油多为(无)色或(淡黄色)色的(液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三、选择题

446、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挥发性叙述错误的是(C)。

A所有非苷类单萜及倍半萜具有挥发性B所有单萜苷类及倍半萜苷不具挥发性C所有非苷类二萜不具有挥发性D所有二萜苷类不具挥发性E所有三萜不具挥发性

447、单萜及倍半萜与小分子简单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不同点有(E)。

A挥发性B脂溶性C水溶性D共水蒸馏性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98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