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中的微生物检测—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沙门氏菌).pptx

肉制品中的微生物检测—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沙门氏菌).pptx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门氏菌分离及培养;分离;;;;;三:分离培养基;;;;四、菌落特征;l沙门氏菌菌落形态:;lHE琼脂:在保证细菌所需营养的基础

上,加入了一些抑制剂,如:胆盐、

柠檬酸盐、去氧胆

酸钠等,可抑制某

些肠道致病菌和革

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但对革兰氏染色阴

性的肠道致病菌则

无抑制作用。;l沙门氏菌在HE琼脂上的菌落形态:蓝绿

色或蓝色,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

色;有些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几乎全

黑色。;lXLD琼脂: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

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或呈现

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

不带黑色中心。;lXLD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敏感

性超过了传统培养基,如:EMB、SS。因这

些培养基尚有抑制志贺氏菌属生长的潜在因

素,故本培养

基是分离鉴定

沙门氏菌及志

贺氏菌属的可

靠培养基。在

国外广泛使用。;;;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与报告;记录;(记录与报告);(结果与报告);样品编号;(检测报告单);;(报告书说明);沙门氏菌检测前的准备;设备和材料;本标准代替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N0170—1992《出口食品沙门氏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SN/T2552.5—2010《乳及乳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第5部分:沙门氏菌检验》。

整合后的标准与GB4789.4—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检测流程和血清学检测操作程序;

———修改了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5.样品采集;;;;;;沙门氏菌检测生化试验;三糖铁琼脂试验;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保持黄色。

;制好的培养基;;;;注:本试验的阳

性反应为培养基

不改变颜色,而

培养基变黄色者

为阴性反应。本

试验一定要设空

白对照。培养基

需用液体石蜡封

盖,阻止空气的

氧化作用。;;;;;;;冷冻样品解冻需在45℃以下,有自动调温器自控的水浴锅内不断搅拌进行15min或在2-8℃,18小时内软化。

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必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足够数量的菌落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

进行生化反应时,应以纯培养物进行试验,如出现血清学阳性,而生化反应特征不符合时,应对接种物进行纯化,用纯化后的培养物重新进行生化试验。

测试中应同时接种阳性对照菌株。;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血清分型;(血清分型);;H抗原

为蛋白质,对热不稳定,60℃经15分钟或乙醇处理被破坏。具有鞭毛的细菌经甲醇液固定后,其o抗原全部被h抗原遮盖,而不能与相应抗o抗体反应。h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空间构型。

沙门氏杆菌的h抗原有两种,称为第1相和第2相。第1相特异性高,又称特异相,用a、b、c等表示,第2相特异性低,为数种沙门氏杆菌所共有,也称非特异相,用1、2、3等表示。具有第1相和第2相h抗原的细菌称为双相菌,仅有一相者称单相菌。每一组沙门氏杆菌根据h抗原不同,可进一步分种或型。h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lgg抗体。

;;;;;;;;每一个H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H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H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H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检出第1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的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H抗原的,可在琼脂斜面上移种1代~2代后再检查。如仍只检出一个相的H抗原,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做位相变异检查。;简易平板法:

将0.35%~0.4%半固体琼脂平板烘干表面水分,挑取因子血清1环,滴在半固体平板表面,放置片刻,待血清吸收到琼脂内,在血清部位的中央点种待检菌株,培养后,在形成蔓延生长的菌苔边缘取菌检查。;小玻管法:

将半固体管(每管约1mL~2mL)在酒精灯上溶化并冷至50℃,取已知相的H因子血清0.05mL~0.1mL,加入于溶化的半固体内,混匀后,用毛细吸管吸取分装于供位相变异试验的小玻管内,待凝固后,用接种针挑取待检菌,接种于一端。将小玻管平放在平皿内,并在其旁放一团湿棉花,以防琼脂中水分蒸发而干缩,每天检查结果,待另一相细菌解离后,可以从另一端挑取细菌进行检查。;API20E;小倒管法:将两端开口的小玻管(下端开口要留一个缺口,不要平齐)放在半固体管内,小玻管的上端应高出于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