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35张PPT).ppt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35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江红

(清)秋瑾;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等。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暗示婚姻的不幸,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

的新女性,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驱者。

——周恩来;【代表作】

《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

《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写作背景;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

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

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1904年7月)即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赴日本留学前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四???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

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

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

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朗读课文,概括内容。;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2)“四面歌残终破楚”;(3)“因人常热”;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喜悦激动:;(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摆脱世俗

走向革命;1.尝试背诵本文。

2.完成下列练习;1.开头第一句,交代了什么?;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3.如何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句话?;4.词中哪一句体现了词人虽不是男儿,心却比男儿刚正,常常为他人而激动、激昂?;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用了什么典故?;1.背诵《词四首》。

2.完成《南方新课堂》第十二课练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