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精讲精练-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兼爱》精讲精练

【课文精讲】

问:“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什么是“兼爱”?

答:所谓“兼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就是反对人对人的压迫,主张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尽力去帮助别人。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问: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答:墨子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墨子认为: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爱与利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问:在墨子看来,“天下之害”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于只知道自爱而不相爱,所以诸侯不忌惮发动他自己的国家来攻打别人的国家,卿大夫不忌惮发动自己的食邑来夺取别人的食邑,人们不忌惮运用自身的力量来贼害别人。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问:在墨子眼中,为什么会出现“天下之害”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答: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问: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之处:()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

()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昏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即“爱而有兼”“爱无差等”藉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之目的。

()爱的倾向不同。儒家的仁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伦,不过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交相利”。

从总体意义上来看,儒家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

【课文精练】

一、基础知识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篡:夺取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看待

.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愚:愚蠢

.是以仁者非之 非:反对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既以非之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以不相爱生邪

以攻人之国

.是以行者非之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乃若兼则善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下列句子中“所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必兴天下之利

.胁息然后带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沛公安在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不相爱”,在于损人害人的自爱自利。

.墨子分别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等几个方面去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认为乱“皆起自不自爱”。

.墨子认为消除天下之乱的方法是“兼相爱、交相利”,如果这样就能出现“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太平世

文档评论(0)

姜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搞茯苓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