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地球(共10篇).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爱地球

我爱地球(一)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牧笛悠扬。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几何时,人类中心论把人捧到自然系统中至高无上的位置,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而自然在人类面前只有逆来顺受。这种以老大自居的观点,导致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取,任意排放污染物。结果,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最为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濒于困境。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1998年的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

当江河不再是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I卫资源、?I卫环境、?I卫地球、?I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

我仿佛又看到了那碧水蓝天,又听到了那鸟语蝉鸣,又闻到了那沁人的花香……啊,我又醉倒在了大自然的怀抱里。

我爱地球(二)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和作家都在赞美地球的美。“大自然”便成了他们写诗作文的最好素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这句诗道出了自然的美。画家报导喜欢在空气新鲜的乡村中用画笔勾勒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图画。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出了社会环境。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活质量的问题,它也是一个直接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地球生态问题。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环境的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不仅仅会引起土地短缺,还会造成许多影响。如:垃圾和各种废物的增加;还有就是一场空前环境恶化的危机“臭氧层的破坏”;CO2的增多等。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除了深刻地了解国内外环境危机之外,也应该对整个地球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有一清醒的了解。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文件指出:地球上有15%的陆地受到土壤退化的影响,每年估计有600—700万公顷农用土地因受到侵蚀而无法再用。一年全球因土壤退化造成的损失达420亿美元,大约有100万公顷的良田被城市吞噬。这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还不值得我们深刻的反省吗?当然,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改变整个地球的环境状况,只有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改善我们的环境。

毫无疑问,人类从环境问题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懈努力地挽回昔日的良辰美景。从1974年第一届世界环境日开始到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的家园”,显示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70年代,初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80年代,致力于环境污染的防治和关注;90年代,人类开始计划怎样改善恶化的环境。近年来,我国的改革措施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10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以及对工业生产布局的合理规划等。这些都是创造良好环境开端。

我们属于大自然,大自然也属于我们。让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