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结构与效应原理:第23章 表决.ppt

网络结构与效应原理:第23章 表决.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单峰偏好个体排序形成群体排序设N个候选项,X1,X2,……XN,有某种特征序M个(奇数)表决人,他们在上述侯选项序上的偏好是(按该特征序)单峰的求一个群体排序表(即一个完备且传递的关系),其中若XiXj,则在M个个体排序中的大部分都有XiXj。即两两都满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下面是一个流程,说明存在性和具体结果存在这样的群体排序即表明没出现孔多塞悖论单峰偏好下群体排序的形成要点:逐次找出“最大的”(群体意义)记L1,L2,…,LM为个体排序表,Li(1)为对应个体表中第一个(最大的)元素将Li(1),i=1,2,…,M按照X1,X2,……XN的特征序排列(一共M个,有的X可能有多次出现)从如此排列的M个元素中取中间项为群体排序的第一项(最大的元素)从L1,L2,…,LM中删除该元素,留下的依然是单峰排序表,接着可以取出第二个,等等**表决(voting)

“制度中的计算”之二(第23章)一个表决问题的例子以50%概率拿出其中一个坛子供三人表决用三人依次,随机取一个看看,放回;不交换意见每人给出关于坛子是1号还是2号的判断若多数对了,3人都得奖;否则,3人都受惩罚(信号驱动vs结果驱动)表决,票决通过众人投票,形成对事物的群体判断一种基本的制度,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物”--包含若干对象,至少两个“众人”--至少两个;表决制度的设计--古老的话题谁是“众人”?投票的规则决定性判断形成的规则什么表决制度是一个合理的制度?合理的表决制度能形成体现集体信念(或者反映真实情况)的结果不容易被个别人的投票“操纵”…信念的背后是信息,即参与人所掌握的关于表决对象的信息(因人而异),因此表决结果也可以看成是信息聚合的结果影响表决结果的两个方面投票同意/不同意(O/X)对A的元素排序给A的每个元素打分…如何投票?如何形成结果?给定备选项:A={A1,A2,…,AN}形成结果少数服从多数比例(1/2,2/3等)通过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给出一个(集体)排序…分层表决(例如某些选举)偏好关系:理性表决的基础对两个需要表决的备选项X和Y,如果个体i选择X(也称为偏向X),则记为一般地,给定一个有穷备选项集合{X,Y,Z,…,W,U,…,V},我们可以问其中任何两个元素之间的偏好关系。参与表决的人,在有些关系上可能意见一致,在另一些上不一致称“X优于Y”或“X大于Y”对偏好关系的(合理)假设完备性(complete)对于给定的选项(X,Y),要么偏好X,要么偏好Y;不能两个都一样,或“无可奉告”传递性(transitive)假定有3个备选项(X,Y,Z),如果在(X,Y)比较中,偏好X;在(Y,Z)比较中,偏好Y;则在(X,Z)比较中,应该偏好X这等价于在集合元素之间有一个全序群体偏好的形成,A={A1,A2,…,An}基本问题设每个表决者(V1,V2,…,Vm)分别给出了A上的一个完备且传递的偏好关系,如何综合它们,形成群体对这些候选项的一个合理偏好关系?什么叫“合理”?-体现群体意见“少数服从多数”精神是合理性的基础,即若多数人都认为XY,则在群体意见中应该有XY。完备且传递?当只有两个侯选项(X,Y)设V1,V2,…,Vm为奇数个表决者,每个人给出XiY或YiX。如果多数人偏好为XY,则群体偏好为XY,否则群体偏好为YX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我们有三个候选项(X,Y,Z)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我们有三个候选项(续)这个例子表明,尽管每个个体的偏好关系都是完备且传递的(全序),但结果不一定!少数服从多数孔多塞(Condorcet)悖论存在3个人对3个备选项(X,Y,Z)进行表决的情形,即使每人偏好都满足完备性和传递性,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得到的群体偏好却不一定满足传递性,这就是孔多塞于1700年讨论的现象。一般地,从传递性个体偏好,按少数服从多数聚合方式,有可能得出非传递性群体偏好,称为孔多塞悖论合理的个体行为+合理的聚合方式?不合理的群体结论!调整个体行为的假设?调整聚合方式?孔多塞悖论出现在许多实际场合假设一个人要上大学,她希望:大学排名好,班级人数少,奖学金最高,但面对:大学全国排名班平均规模奖学金X440$3000Y818$1000Z1224$8000XYZYZXZXY改变聚合方式?基于个体的完备且传递的偏好关系,通过对侯选项两两同时进行“少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