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下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共一课时

一、设计思路

一、设计思路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作品,诗中蕴含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整首诗情绪舒缓,节奏轻盈,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看似随意却设计巧妙。第一、三节描绘雨后自然的景象,第二节侧重描写雨后散步的畅快感受,抒发了诗人破除

一切黑暗的热切期望和坚定态度,以及宁静平和的心境。

在表达上,诗人通过拟人手法,用“动态化”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在语言上,全诗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用象征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又能感受

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本课作为略读课文,重在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本课教学可从整体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方法尝试自主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

间交流阅读感受,适时点拨,提升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自主运用“读诗歌想画面、抓字词品妙处、联资料悟情感”的方法,读出诗的韵味,理解生命的活力,感受画面的动态美和想象

带来的美好意境。

(二)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联系创作

背景,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看到的雨后天晴的景象,产生创作诗歌

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关于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

3.学生提前准备好空白明信片(摘抄喜欢的句子,并配上优美图画)

4.学生提前打印郭沫若和席慕蓉的《雨后》。

四、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意境,取诗之“景

(一)初步感知意境,取诗之“景”

1.话题交流,说说雨后天晴时,你最想做些什么。

2.朗读诗句,交流意思。(出示图片和诗句)(图略)

引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这样描写雨后天晴(学生读)“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试着说说这句

诗的意思。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导入:现代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雨后天晴的诗(齐读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朱光潜老先生说:“他的诗在华贵之中仍保持一种可爱的质朴自然的风味……其次就是他的文字的优美。”那么,在

他笔下,雨后天晴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4.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读一读:放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圈一圈:雨后天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1)检查字词,重点读准“曝”“晕”的字音。

(2)说说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新阳、溪水、云……

(二)体验独特表达,品景之“趣

(二)体验独特表达,品景之“趣”

1.扶学“泥路”,归纳学法。

(1)关注“温柔”,想象“泥路”。

提示:读着“温柔”这个词,想象光着脚静静地走在这样的泥路

上,你有什么感受?

引读:“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带着这种感受

舒缓地读。

(2)联系生活,说说:如果是你,走在这条路上最想干什么?

①预设:玩泥巴,搭城堡……

②教师随机引读;玩泥巴,多么畅快,你来读;搭城堡,好不快

活,你来读——;像妈妈一样很温柔,你再读——

③小结。瞧,当我们透过文字去想象时,会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

感受。

(3)学法归纳。

小结:妙招一,抓字词品妙处;妙招二,读诗歌想画面;妙招三,

联资料悟情感。(相机板书)

2.自主学习第一小节的其他内容,关注动态美。(出示要求)

(1)自主读:我能放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合作说:结合喜欢的诗句,借助句式和同桌说一说,有

感情地读一读。

我喜欢的景物是。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还能有感情地

读一读。

3.朗读诗句后,说说对雨后景物的感受。

预设一:“炫耀”与“新绿”相呼应,小草重获新生的快乐。

关注“炫耀”,给“炫耀”换个词来理解,如“夸耀”。

预设二:小白菊很勇敢;探出小脑袋很可爱;慢慢伸直茎干,一朵朵,一瓣瓣,尽情“绽透”。关注“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绽透”,感受小白菊探出小脑袋的勇敢、可爱,以及它慢慢伸直茎

干,一朵朵,一瓣瓣尽情绽放的活力。

预设三:凤蝶儿翅膀的灵动;悠闲自在;扇动着翅膀,正像书页的开合。关注“抖”“闲游”“智慧书页”,感受风蝶儿的灵动、悠

闲自在。

4.再读诗句,交流发现第一小节写法上的秘密。

预设一:从表达上来看,诗人通过美妙而贴切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动态化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画面

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和向往。

预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