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doc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教学实录

奉化二中方臻

教学目标:

、积累“是、疾、止、见、过”五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掌握

“无乃…与”,“何以……为”两个文言固定句式

、把握对话过程

、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两三年前,于丹的《〈论语〉心得》温润了不少中国人的心,让我们感受了孔子的智慧,记得年月,诺贝尔获奖者云集巴黎的时候,在大会上说道:“如果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走进年前的孔子,去吸取他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季氏将伐颛臾》,请大家打开课文到第页,先由我来读一遍课文,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听清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并且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师范读,学生听)

二、梳理字词

师: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过了,我现在检验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下文中的字词和句式,请大家先看一下相关的实词和句式。我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首先第一个句式是“无乃尔是过与”,是宾语前置句,但是请大家看这还是一个固定句式,请大家解释“无乃……与”是什么意思?

生:恐怕什么什么吧。

师:是“恐怕什么什么”的意思,注意这是一个文言固定的句式。我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恐怕应该责备你了。

师: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你是尔,过是责备。所以这句是宾语前置句,“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接下来看第二个句式“何以伐为?”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起回答

生齐答: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师:对呀!为什么要讨伐他呢?那么请大家记住“何……为”表示反问语气!这种句式请大家注意一下。下面这个句子经常在文言文中出现,“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老虎从木箱子里跑出来,龟玉在盒子中毁坏。

师:在箱子里毁坏。大家的翻译是:老虎犀牛猛兽从木笼子子里逃出来。所以我们说这个句式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介宾短语后置,又称状语后置句。这样的句式在平时的文言中经常出现,希望大家平常要注意积累。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实词,也请同学回答一下,第一个“见于孔子”的“见”。

生:拜见。

师:好的,这个“无乃尔是过与”的“过”是?

生:责备

师:好的,请大家看这个“且尔言过矣”的“过”是什么意思?

生:过错。

师:这个是过错,犯错。下面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陈”是什么意思?

生:展示,

师:施展才能。那么这个“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危”是什么意思?

生:危险

师:好,课文中的解释是遇到危险,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词“则将焉用彼相也”,这里的“相”什么意思?

生:扶持盲人的人

师:是扶持什么样的人

生:盲人

师:这课文中的理解是遇到危险,我们也可以说是盲人走路。因为盲人走路不稳的时候要去搀扶一下他。“危”可以解释为“不稳定”。接下再看一个词“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请问大家有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家?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封地、邦国

师:恩,是指有邦国的诸侯,下面“有家”在课文中的解释就是有家族封地的大夫,那么与跟现在意义上的国是不一样的,大家注意一下。下面一个请同学来回答“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注意这里有一个成语“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来”是什么意思?

生:使什么什么来。

师:好,是解释为使什么什么来,使动用法。那么这个“安”呢?

生:使什么什么安?也是使动用法。

师:好,请坐。我上面列出来的句式和实词,希望大家的预习的过程中,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三、感知文本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文本的阅读。请大家把课文翻到第页,看文章的第一句话。“季氏将伐颛臾”,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个“伐”是什么意思?

生:讨伐

师:季氏将讨伐颛臾。颛臾是一个小国,季氏是当时的一位鲁国的权臣。那么“伐”是讨伐的意思。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伐”它有一定的含义。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武王伐纣”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殷纣王是残暴无道,武王是出师有名,去讨伐。而这里呢?大家看一下,季氏是不是出的是正义之师呢?

生:不是

师:大家看一下,所以说“伐”字其实可以说是讨伐。古代因为战争的名称,其性质也不同,如征与伐是有分别的,所以说伐是对方不对,或者叛变,出兵去打他,称为“讨伐”。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孔子在这段的最后问:“何以伐为?”显然从这里可以得知季氏出的是非正义之师。这里还有一个字请大家看一下,“将”是什么意思?

生:将要。

师:那是不是说明这件事没有发生呢?

生:没有发生。

师:那又是谁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生:是冉有、季路。

师:好,是冉有跟季路告诉了孔子。那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这里一直在跟孔子对话的是谁?

生:冉有。

师:是冉有跟孔子在对话,并且还把冉有还一直出现季路的前面。其实我们去翻看一下历史资料,当时是孔子的晚年,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而弟子冉有是先孔子回到鲁国,投靠季氏门下做家臣。后来季路和孔子也来到了鲁国,季路也到季氏门下做家臣。那么在这里,所以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浅唱愁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