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教案8-苏教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栏杆拍遍》教案

知识与能力:

.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掌握文本中引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探究、释疑,从而掌握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诗歌史上曾有过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而在宋词这座高峰之上站着的就有一位腰带吴钩、满脸忧愁的江南游子,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来进一步了解南宋的这位伟大的词人——辛弃疾。

二、解题讨论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

.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

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学生齐读第段感悟。

“集三百年北宋和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度过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伟大词人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的,那么请同学们再来寻找词人辛弃疾成熟的过程。

三、整体把握

.作者认为辛弃疾是怎样的人,总的评价是什么。

明确:学生朗读第段和第段。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如果我们可以按照以武人、词人和政人的思路来给本文划分层次的话,请大家试着划分一下本文的结构。

第段:总领全文。

第段第段:主体部分。

()武人

(——)词人

(——)政人

第段:总结全文。

四、品读课文

(一)品“武人”辛弃疾

明确:写了一个二十几岁的血气方刚的英雄少年形象。他拉义军、斩贼头、擒叛将,是那么的干练利落,足见其作为一个武人的潜质,一个政人的资本。

(二)品“词人”辛弃疾

.学生反复诵读第三段,特别强调“立即”与“只能”两个词语,从中可见南宋小朝廷苟安一隅的迫不及待及辛弃疾失去钢刀利剑,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箋的无奈与痛苦。

.作者认为辛词有那两个特点。

学生领会特点之一用刀和剑刻成的。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与岳飞的比较,作用何在?(说明辛词是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②与杜甫、卢纶的比较,有什么作用?(反面烘托)

③“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触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一句,饱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正面映衬。抒发的是英雄无奈之情,是忧国孤客的悲愤之情。

学生领会特点之二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一个孤客游子的悲愤之心”。

(三)品“政人”辛弃疾

那么朝廷为什么不喜欢这一位爱国将领呢?

学生读第八段,从而明确其中的原因:

①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②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

③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

五、探究:你如何看待“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这个评价。

第二课时

一、读《摸鱼儿》《水调歌头》

.读《摸鱼儿》

.读《水调歌头》

二、读文本深层旨趣

.重点讲读第段学生仔细阅读,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以下的问题:

①本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总括上文内容:辛词总特点笔力深;开启下文,深化主旨,紧紧围绕其人其词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②赏析“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一句。(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辛词是诗中的精华,是作者对其诗词的高度评价。)

③让同学们综合思考,作者主要写了有关辛弃疾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一是思想,一是词风。采用对比手法。)

具体讲解:思想上,他“由武而文,备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矢志不渝,是个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在这里,作者把他和陶渊明作了对比。词风上,从豪放派和婉约派两个方面做比较,前者与苏轼对比,得出了“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的结论;后者与柳永、李清照比较,强调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总之,这一段重申观点,再次凸显了辛词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的主旨。

.学生齐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后,重点鉴赏第一句: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主要采

文档评论(0)

180****0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