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化学(考试版)A4.docx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化学(考试版)A4.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

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a40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

2.保护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快递纸箱属于下列图示中的

ABCD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B.废旧电池回收处理C.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D.提倡使用一次性纸杯

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高B.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小,熔点比纯铁高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5.某学生在配制a%的NaOH溶液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其中完全正确的操作是

A.取固体B.称量固体C.量取水D.溶解

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碳材料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形式,全新的碳材料家族成员不断被精准合成,有望发展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分子电子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回答第6~8题。

6.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材料C10和C14,构成这两种碳材料的粒子是

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

7.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如题7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C.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分子构成的D.这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8.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成果已于2024年1月3日在Nature杂志网站上在线发布。石墨烯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元素在周期表中及有关原子或离子结构如题8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6B.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C.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D.②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ClNa

9.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冬季用煤取暖,注意排气通风

血红蛋白与CO结合,会导致中毒

B

石墨用于电极

石墨质软

C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a(OH)2具有碱性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10.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A.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D.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下列有关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态度与责任:NO2、SO2、CO都是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应控制排放

B.科学探究与实践:向

文档评论(0)

数学思维提升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数学教育多年,对开发学生思维,提升整体解析力具有独到的见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