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诗歌的比较阅读(对点训练)(解析版)-【教考衔接】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登岳阳楼》诗歌的比较阅读(对点训练)(解析版)-【教考衔接】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起头向天远倚天万里须长剑人在何处夜深长见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为宋代辛弃疾所作创作于北宋咸淳年间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表达了自己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同时也借用了杜甫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登岳阳楼》诗歌的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世济民之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的“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意思一样。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①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3.按照字数分类,这首词属于(???)

A.小令 B.短调 C.中调 D.长调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上阕描绘了赤壁大战时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千舰拼搏,鱼龙怒跃的场面,把战争的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吴军大破曹军时军事力量之强。

C.上阕结尾“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感慨苍茫,意味深厚。作者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二句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5.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①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②。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B.“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与《赤壁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营造的意境相似。

C.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

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

7.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①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②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写下本诗。②耐可:愿得、怎么能够。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8.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后两句写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其中“买酒白云边”更是想象奇妙。

B.两首诗词境界澄澈如画,然李诗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而是即景发兴,启人逸思。

C.张词称“妙处难与君说”,综观上阕,主要就是“妙”在洞庭风光之美,独一无二。

D.张孝祥挹西江、斟北斗,以万象为宾客,奇思妙想中表现出包怀天地的大胸襟。

9.试分别简要分析两首诗词中“月”的意象特点。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