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
12古诗三首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语言应用: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通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景任务
同学们,面对山河破碎,无数碧血丹心的华夏儿女用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志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探寻古代诗人的赤子之心。
任务二:穿越时空,寻赤子之心
活动一:穿越回宋代
1.视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
我们来欣赏一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2010年中国世博会时,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中国馆内。
2.出示本单元日积月累的一组词语,提问: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会从中选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3.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26年的100多年间,人们都过着太平、富足、安康的日子。但这一切从金兵破城而入的那天起,就不复存在了。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中原的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北宋灭亡。这段历史也被宋人称之为“靖康之耻”。
4.出示靖康之耻视频。
5.引导学生想想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穿插学习出示本单元“日积月累”的另一组词语。
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
6.导入:公元1210年,已是85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独独为一件事而不瞑目,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现在,就让我们先走进《古诗三首》中的《示儿》,看看他的遗言。(板书课题和诗题)
活动二:学习《示儿》,揭秘“放翁”临终心愿
(一)解读课题,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
(3)指导写好“祭”“乃”。
①祭:左上有两点,右上是横撇,不是两小撇。书写时上面部件要盖住下面的“示”。
②乃:笔顺为横折折折钩、撇。
2.再次读文,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
3.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
(1)独立读古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字词及古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
(2)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
①看注释。
②查工具书。
③联系上下文。
④联系生活经验。
(3)全班交流,解决不懂的问题,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三)集体交流,明晰诗意。
1.组织交流,体会句意。
(1)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的意思;“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的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指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4)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指祭祀祖宗;“无”同“勿”,不要的意思;“乃翁”指你们的父亲。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2.引导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们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四)咬文嚼字,体会情感。
1.感受诗人的“悲”
(1)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是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吗?
(2)了解时代背景:生自由说知道的时代背景;师配乐图片讲时代背景;生结合北宋灭亡的资料,理解诗人的悲伤之情。
(2)以情入境读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威尼斯的小艇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x
- 19父爱之舟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21古诗词三首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24月迹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25古人谈读书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27我的“长生果”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第二单元单元导读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pptx
- 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任务三)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第一单元导读 大单元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x
-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任务四)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x
- 《忆读书》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 【单元导读】爱国情怀(任务一)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x
- 【单元导读】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doc
- 【单元导读】第六单元舐犊情深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 【单元导读】第七单元自然之趣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 【单元导读】第一单元:童年往事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doc
-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任务六)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任务四)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 【习作】缩写故事(任务五) 大单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