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完整版).do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完整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SO2

4、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6、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7、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8、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

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10、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1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1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3、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4、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5、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6、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17、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1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80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