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法实操下.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是某文档的标题和部分内容,如果需要帮助整理和总结摘要,请提供相应的内容,我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文字概述或翻译,您只需要告诉我具体的内容和需求即可

开门法实操下

一、上节内容:前腹部九道开门穴

引气归元。

二、本节内容:

(1)背部五道开门穴

(2)收功法

(3)整套操作流程

三、第十道门——肩井穴

1、功用:与诸阳经交汇,是调理五劳七伤的要穴,把内伤排出体外。

2、操作方法:

呈前后弓步,双手拇指在肩井穴上,用身体的力量前后移动,将身体的力量沿着手臂传导到手指下的穴位上,点按36下。(如下图所示)

四、第十一、二道门——风府、哑门

1、功用与操作:督脉通脑,风府-髓海,哑门-气海,手法务必要轻,尤其对于脑部有病症者,一般操作21下即可。

2、操作方法:大拇指在这两个穴位上下点揉21下。(如下图所示)

(白老师是左撇子,所以上图用的是左手,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用左手或者右手来操作即可)

五、第十三道门——大椎穴

功用:六条阳经所汇聚的地方,能同时调节六条阳经,提升阳气,也是四海之气海。

2、操作方法:呈前后弓步,双手拇指重叠放置在大椎穴上,用身体的力量前后移动,将身体的力量沿着手臂传导到手指下的穴位上,点按36下。(如下图所示)

六、第十四道门——膏肓穴

1、功用:元气通过的地方,可调理五劳七伤的、内伤的、久治不好的病。

2、操作方法:

1.站立于患者头顶前方

2.双脚呈前后步

3.点按36下。(如下图所示)

七、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

1、推热膀胱经——操作方法:

(1).站立于患者头顶前方;

(2).双脚呈前后弓步;

(3).先推热膀胱经;

(4).推膀胱经,操作前抹少许介质油,医用凡士林油。

(5).凡士林油不宜过多

过多影响渗透力,抹少许在掌根鱼际处。

(6)。操作要点:

·掌面两侧各推9下;

·双手拳面两侧同推9下.(如下图所示)

补火生土法——操作方法:

(1).从脾俞一直推到骶椎,双手重叠按住命门。

(2)。补火生土法,操作前抹少许介质油,医用凡士林油。

(3)操作要点:凡士林油不宜过多

过多影响渗透力,抹少许在掌根鱼际处。

(4)操作要点:

·掌根鱼际贴在皮肤上;

·从脾俞到骶椎,在督脉上来回进行推36下,直到推热(如下图所示)

完整操作(如下图所示)

八、开门穴·背部

第十道门肩井

第十一道门风府

第十二道门哑门

第十三道门大椎

第十四道门膏肓俞

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

收功法:

能切割医患合一,思维合一的关系,从丹田喊出好字。

2、操作方法:拿肩井3次,空心拳在背部上下/左右敲打,再拍打左肩右肩,合于大椎,最后以掌根为轴两手向肩部分打开,从丹田往外发力喊出一个“好”字。

十、开门法+配穴+收功法—操作流程

一)前腹部·九道开门穴

·点按有序,不允许颠倒错乱

·不允许少操作一道门

·不允许穿插其他穴位

二)胸腹部·配穴

三)引气归元

四)头部上肢·配穴

五)后背部·五道开门穴

·点按有序,不允许颠倒错乱

·不允许少操作一道门

·不允许穿插其他穴位

六)背部·配穴

七)推热膀胱经补火生土法

八)下肢足部·配穴

九)收功法。

十一、操作方法

第十道门—肩井穴:呈前后弓步,双手拇指在肩井穴上,用身体的力量前后移动,将身体的力量沿着手臂传导到手指下的穴位上,点按36下为一组。

二道门—风府哑门:大拇指在两个穴位上同时进行操作21下为一组。

第十三道门—大椎穴:呈前后弓步,双手拇指重叠放置在大椎穴上,用身体的力量前后移动,将身体的力量沿着手臂传导到手指下的穴位上,点按36下为一组。

第十四道门—膏肓俞:双手拇指在膏肓俞穴上同时进行操作,36下为一组。

十二、排病反应

1、患者本是正常状态,点穴后伴有不适症状,怎么回事?

答:有的患者本是很正常的状态,点穴后伴有一些不适应,如出现头痛,泄泻,身体不适的疼痛,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脏腑点穴整体施治,把身体的隐患一并调理了,使患者达到康复状态。

2、点按膻中穴为什么会有胸闷胀痛感?

答:膻中穴基本上有疼痛感,一是因为平时基本上不碰此穴位;二是气的会穴,所以一触到穴位时会有轻微疼痛感;三是说明这位患者三焦不通,上下之气不贯通,上焦之气瘀滞这里,因为膻中穴是气的会穴,所以只要点通了这个穴位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3、调理期,患者出现困乏或失眠现象是为什么原因?

答:体虚、久病虚弱的患者,在调理2到5天中还会出现相应反应,如身体乏力,困乏,失眠,咳嗽会加重,外邪排出体外,不用担心,害怕症状加重,这是正常反应。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