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

要内容,也是主动融入**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导低碳生活。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全过程化,注重垃圾分类减量的长效性和实效性。按照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要求,通过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制定科学的分类方法,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镇回收清运、湿垃圾生化处理、有机肥料入田”的垃圾收运处

理体系。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活动,引导居民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生活习惯,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不断加大农村分类减量设施设备投入,完善分类收集体系,建成相关产业配套及资源回收网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垃圾分类减

量工作健康成熟运作。

三、主要任务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宣传栏、广告、倡

议书、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画、手册等多种形式,做好普及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减量常识,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开展专业培训。对社区干部、垃圾收集员、志愿者等重点人员通过学习、培训、交流、调研等方式,提高政策和业务能力,规范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指导

行为、熟悉垃圾分类方法。

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老干部、党员干部、未成年人和广大妇女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垃圾分类我包干”等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妇女同胞中开展“清洁家园、妇女先行”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切实将垃圾减量分类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居民逐步养成爱护环境、勤俭

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生活习惯。

(二)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根据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需求,完善分类垃圾收集处

置过程中的设施配套建设。

1、完善源头分类收集设备。每户居民按标准配置两个25L垃圾收集容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发放,分别用于存放“湿垃圾”和“干垃圾”,计划购置分类投放垃圾桶1500组;分类桶架子1500个;镇区商业

街、菜场、居委会、学校等公共区域、垃圾收集点按照两分

类要求设置分类容器240L垃圾桶101组(每组2种不同颜

色的桶各2只);

2、湿垃圾处理站配套。建造2吨湿垃圾处理能力的处理站,对全镇收集的湿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后粉碎发酵,产生

的有机肥料入田。

3、增加运输车辆。根据现有居民居住分布特点,需购

置入户收集垃圾车12辆。

(三)明确分类标准

1、湿垃圾。指可以腐烂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厨房

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蔬菜、瓜皮果壳等。

2、干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各类分不清的垃圾。包括常见餐巾纸、卫生间垃圾、白色垃圾(一次性餐具、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泡沫板)污染严

重的纸张、灰土、贝壳、大骨等不可回收垃圾。

3、有害垃圾。指废电池、萤光灯管、灯泡、过期药品、

农药瓶等对人体健康有害及对环境有危害的垃圾。

4、建筑垃圾。指不定量产生的废弃陶瓷品、建筑垃圾

和泥沙砖块碎石土渣等建筑垃圾。

(四)细化分类收运

农村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分类、保洁员、保洁公司统一

收集分别转运,市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1、农户定点分类投放。居民按照上述的分类标准将生

活垃圾进行准确分类、投放指制定的垃圾桶。

2、“建筑垃圾”由农户自行送至各社区设置的垃圾堆放点或由居委会负责运输。进行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保塌、

修补破损的路面、或居民用于地面硬化等。

3、“可回收垃圾”倡导村民自行分类、存放、出售,引导居民和经营人员将尽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定点定时回

收。

4、“有害垃圾”由镇设置有害垃圾集中收集点,条件许可下,采取“以旧换新、实物兑换、有偿回收”等激励措

施,激励居民主动参与有害垃圾的回收。

5、“生产垃圾”由镇政府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农民秸秆还田,增强土地肥力,零星生产垃圾由居民投放至指定地点,

镇专职生产垃圾收集车定时清运。

6、镇统一转运。经“二次分拣”后由镇统一收集运输

至镇垃圾中转站和湿垃圾处理站。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措施及方案、形成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将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的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在镇政府主导下,采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和行动力,共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处理。

(二)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

1、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