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语言出彩第一课时动词妙用.pptx

写作让语言出彩第一课时动词妙用.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锤炼语言之动词,妙!

教学目标:1、品悟动词魅力2、掌握一点运用动词的方法课时:一课时教法:品悟、实践准备:多媒体

【探究合作】我们先看宋代词人李清照写的这首词--《点绛唇》,体会词中这些动词是否用得妙。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赏析:用得妙,词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自己荡罢秋千,因腼腆害羞不愿见人而慌忙逃走的情形刻画得活灵活现,仿佛这样的一个娇羞而又百媚丛生的女子就站在我们跟前。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可见,锤炼精彩的语言,对一篇文学作品来讲是多么重要,我们也要在这一方面下一番功夫的。今天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写作语言的课堂”。

了解中考满分作文语言要求(1)“语言流畅”是对作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读起来文从字顺。其结构不元整权划)次是要有文采,即生动、形象,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2)“用词生动”是指用词具体、形象而有感染力。词用得生动会使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人感到有声有色、亲切活泼,并能在脑子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法出彩动词;修饰语;句式;修辞。同学们或许都迫不及待了,《语言即思维》一书中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今天先品悟“动词”的魅力吧!

动词用好:准、狠仔细观察,精挑细选同义词语,灵活展现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独创妙语,新鲜表达

经典品悟(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这段动作细节堪称经典,描写真切而感人,“攀、缩、倾”三个典型动词表现出父亲买橘子时行路的艰难,愈是艰难,父亲爱子之情就愈深沉。

(2)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鲁迅《社戏》)着色的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喜不自禁、自由欢快的心情以及对看社戏翘首以待的急切心理,还表现了孩子们生气勃勃、聪明能干、团结协作的特征。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一个简单的导语中,作者用了“冲破”“横渡”等常用词语,准确而又形象生动地表现我人民解放军渡江时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气势,读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酣畅淋漓。如果把“冲破”改为“冲进”,将“横渡”改为“渡过”,文意不变,但是却没有了原来的磅礴气势。

(4)①禾苗上滚着露珠,花瓣上颤着蜂翅。(刘成章《老黄风记》)②高桥的山水景观白鹭湖,云赊衡岳,水藉洞庭,令人赞不绝口。(章庭杰《万方奔雅集》)③噪声堆砌起来的高楼,像粗壮茂密的络腮胡,风光着城市的脸。(胡绍珍《城市悲剧》)④客栈贴近窗口,推窗即为左道,道旁婆娑着白杨。(卞敏方《张家界》)①②中的“颤”“赊”两个词何其新鲜、生动!正是这两个词写出了句子的创意。③④中的“风光”“婆娑”两个词原本很一般,但作者巧妙活用,句子一下子就有了灵性。

比较效果:A松针上有水珠,荷叶上有水珠,小草上有水珠。B松针穿着一串串雨珠,小草掬着三两颗水珠,荷叶盛着几颗水珠滴溜溜地滚着。赏析:A句中所使用的三个“有”,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淹没了不同景物的个性。松针像针那么细,草的叶那么窄,荷叶是那么阔大,它们沾上了水难道都是一样的?B句将“有字分别用“穿、掬、盛替代,就能写出松针的细、小草的窄、荷叶的阔大,同时,还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态。

我来支招【方法一:仔细观察,精挑细选】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杨绛《老王》)“镶嵌”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写出了老王的病人膏肓的状态。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