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doc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quǎn)坍塌(tān)晕眩(xuàn)拈轻怕重(zhān)

B.硬朗(yīnɡ)狭隘(ài)怦怦(pēnɡ)刨根问底(bāo)

C.瞬间(xùn)呼啸(xiāo)鄙薄(bó)光秃秃(tū)

D.殉职(xùn)水渠(qú)隐秘(mì)漠不关心(mò)

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咄咄逼人拈轻怕重神彩奕奕截然不同

B.小心翼翼迫不急待怪诞不经花团锦簇

C.家喻户晓大相径庭刨根问底见异思迁

D.惊慌失错骇人听闻杞人忧天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

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

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

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

7、古诗文名句默写。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竹里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榆写出对春天的留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