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喉部疾病的频闪喉镜检1.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种喉部疾病的频闪喉镜检查

作者:吴宏 谭家驹 黄慕德 陈伟雄 虞幼军 李正廷

单位:吴宏、谭家驹、黄慕德、陈伟雄、虞幼军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528000;李正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红十字朝阳医院耳鼻咽喉科

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113例功能性发音障碍、声带囊肿、Reinke水肿、沟状声带共4种疾病进行了频闪喉镜检查,现进行回顾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997年以来用频闪喉镜检查的亢进性功能性发音障碍18例(男6例,女12例)、低下性功能性发音障碍26例(男9例,女17例)、声带囊肿29例(男13例,女16例)、Reinke水肿24例(男17例,女7例)、沟状声带16例(男6例,女10例),共113例。

对4种疾病均进行粘膜波评估,功能性发音障碍也进行振幅评估。

二、结果

将粘膜波分成3种:正常,减弱或消失(包括局限性受阻),增强。将振幅分为3种:正常,减小和增大。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4种喉疾病的粘膜波和振幅表现(%)

三、讨论

粘膜波的变化直接反映声带双重振动体(被盖层和本体层)的组织学改变,是声带有无病理变化的一种敏感标志,声带振动的幅度能反映声带本身张力的一个侧面,也是一种反映声带有效振动的客观指征,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特别在功能性发音障碍、声带囊肿、Reinke水肿、沟状声带等的诊断及分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功能性发音障碍(图1):

正常情况下声带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并可随音调的变化而改变其振动频率,根据粘膜波及振幅的不同将功能性发音障碍分成二型:亢进性功能性发音障碍(hyperfunctionaldysphonia)和低下性功能性发音障碍(hypofunctionaldysphonia)。18例亢进性功能性发音障碍83.4%的患者振幅减小,其粘膜波也随之减弱或消失(77.8%),有时患者增高音强,

其振幅也不增大;26例低下性功能性发音障碍84.6%的患者振幅增大,粘膜波也随之增强

(80.8%),有时让患者降低音强,其振幅也不减小。

图1 一般检查见声带无明显的异常。频闪喉镜所见声门后1/3呈三角形的裂隙,声带振动时振幅减小,粘膜波减弱,增高音强其振幅也不增大,诊断为亢进性功能性发音障碍2.声带囊肿(图2):29例中一般检查误诊为声带结节7例、声带息肉5例、慢性喉炎

4例。频闪喉镜下粘膜波消失或减弱者26例,占89.6%,其中25例行喉显微外科手术,除

2例病理报告为声带粘膜下组织肥厚外,其余病理报告均为囊肿或脓囊肿。Bouchayer等[1]报道声带囊肿55例,其中单侧41例,双侧14例,只有10%的患者在首次检查时发现位于声带中1/3处可见一白色或黄色球形光点;55%的患者于频闪喉镜下可见到粘膜波消失或减弱,其余则需要靠手术探查证实。

图2 肉眼一般检查:右侧声带前中1/3处小结节。频闪喉镜下见这个“小结”为黄色球形光点,粘膜波消失,故诊断为声带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表皮样囊肿

Reinke水肿(图3):是指在声带上皮组织下Reinke间隙内水肿伴息肉样病变,频闪喉镜及手术探查,证实为Reinke水肿24例,发现门诊一般检查误诊率达90%。频闪喉镜平光检查可见声带一侧或双侧呈单发或多发性水肿伴息肉样改变,有的呈棒锤样,闪光检查则可见明显的双侧声带不对称和非周期性振动,有时呈蚯蚓样蠕动,粘膜波增强,振幅宽大。病变较轻者,Reinke间隙内充满粘液渗出,致使粘膜明显肿胀,较重者可见双侧水肿声带相互挤压,一侧高,另一侧低,有时可见声带覆盖纤维蛋白样渗液。

图3 门诊初步诊断为双侧声带息肉。频闪喉镜所见双侧Reink间隙区水肿伴息肉样变,棒槌样,呈不对称和非周期性的振动,似蚯蚓样蠕动,诊断为Reink水肿

沟状声带(图4):在间接喉镜下很难作出判断,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我们通过频闪喉镜检查发现的16例沟状声带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将沟状声带分成生理型和

病理型两类。生理型9例,多见于功能性发音障碍者、某些老年性喉炎和声带麻痹的患者,频闪喉镜显示在外展时,声带可见一条与其游离缘平行的粘膜沟,而声带粘膜波正常或稍减弱,无僵硬。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是继发于声带粘膜的萎缩,而粘膜下固有层没有病理改变。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嗓音问题者试用发声矫治疗法。病理型7例,主要症状为长期声哑,音质低沉,伴有杂音。频闪喉镜下见声带僵硬,粘膜波明显减弱或消失,多在沟处中止,振动紊乱、声门闭合差或有梭形缝隙。生理性与病理性沟状声带的不同在于病变是否侵犯到固有层,病变的固有层使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