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pptx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汇报人:2024-01-09

施工缝基本概念与分类施工缝预留设置原则与方法施工缝处理技术措施施工缝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施工缝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实例分析: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实践目录

01施工缝基本概念与分类

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而分段浇筑,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的设置能够确保混凝土结构在分段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避免因温度变化、收缩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缝定义及作用施工缝作用施工缝定义

施工缝分类与特点垂直施工缝垂直于混凝土构件轴线方向的施工缝,常用于墙体、柱子等结构。其特点是施工方便,易于保证结构整体性。水平施工缝平行于混凝土构件轴线方向的施工缝,常用于楼板、梁等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减小结构内应力,但需注意防水和连接处理。斜向施工缝与混凝土构件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施工缝,适用于特定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其特点是可以灵活适应结构变化,但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对地下工程中的施工缝防水处理作出规定,确保地下工程防水性能满足使用要求。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形式、尺寸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针对地震区的建筑工程,对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提出特殊要求,以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

02施工缝预留设置原则与方法

施工缝的预留设置必须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因施工缝设置不当导致的结构破坏或安全隐患。结构安全性施工便利性质量控制施工缝的设置应便于施工操作,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施工缝的设置应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030201预留设置原则

后浇带法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设置好施工缝的位置和形状,并在该位置留置后浇带。待两侧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一次性浇筑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设置模板、支撑等临时设施,将施工缝预留在设计位置,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临时设施,形成施工缝。跳仓法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仓格,每个仓格内独立进行混凝土浇筑。相邻仓格间设置施工缝,待各仓格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整体连接。预留设置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变形较小的部位,如梁、板的跨中1/3范围内或柱、墙的截面突变处等。同时应避免将施工缝设置在结构的关键部位或受力复杂区域。位置选择为减小施工缝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可采取一些优化措施,如加强施工缝处的钢筋配置、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对施工缝进行特殊处理(如凿毛、清洗、润湿等)以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等。优化措施预留位置选择与优化

03施工缝处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缝处,将松散的混凝土、砂浆等清理干净,露出坚实的混凝土面。清理缝面在施工缝处理前,应对缝面进行充分湿润,保持缝面湿润状态直至新混凝土浇筑。湿润缝面在湿润的缝面上涂刷界面剂,以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涂刷界面剂表面处理技术

在施工缝处,应将钢筋进行连接,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钢筋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等。钢筋连接在需要防水的部位,应留置止水带,以防止水分渗透至施工缝内部。留置止水带在施工缝内部设置膨胀止水条,利用膨胀止水条的遇水膨胀特性,达到防水目的。设置膨胀止水条内部处理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留置施工缝时,应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在施工缝处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地下室施工缝处理在地下室等需要防水的部位留置施工缝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钢板、涂刷防水涂料等。同时,应确保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产生渗漏现象。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在后浇带留置施工缝时,应确保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龄期相差不大,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同时,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特殊情况下处理技术

04施工缝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如梁、板的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位置选择根据结构类型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接缝形式,如平缝、企口缝、斜缝等,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设置传力杆、拉杆等。接缝形式及构造选用与混凝土相容性好、粘结力强、耐久性好的接缝处理材料,如专用界面剂、聚合物砂浆等。接缝处理材料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检查施工缝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杂物、油污等,接缝是否密实、顺直。外观检查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缝的位置、宽度、深度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尺寸检查通过回弹仪、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对施工缝两侧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检测每个工作日都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关键

文档评论(0)

夜~紫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