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8古诗三首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语言应用: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2.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第一站:古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情景任务: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既有气势雄伟的大江大河,也有风景秀丽的江南风光,还有清
新自然的田园景致。同学们,本次时空穿梭的第一站是带领大家欣赏古人眼中的自然景色
,见一见刘禹锡眼中奔腾千里的黄河,看一看杜牧描绘的江南春景,赏一赏王安石笔下人
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活动一:学习《浪淘沙》(其一),感受黄河的气势
(一)图片引入,揭示诗题
1.黄河图片导人:这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驻足黄河岸边,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留下咏叹它的诗篇。比如王之换就曾这样写道(
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它蜿蜓曲折,一路向东,百转千回,势不可挡。
2.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就跟黄河有关。齐读诗题。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引导学生结合意思读准“曲”
(qū,意为弯曲),“簸”(bǒ,意为颠簸)。
2.读出节奏。引导学生读出七言诗“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
3.读“行书版、草书版、篆书版”等各种版本的《浪淘沙》,直到熟读成诵。
(三)聚焦特点,想象诗景
1.在“诗豪”刘禹锡的笔下,黄河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学习提示:自由读诗歌的前两句,圈出表现黄河特点的字词,并借助下面的句式和
同桌交流感受。
这是一条________的黄河,我从___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交流汇报
(1)借助数字,感受“绵延”
预设
1: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绵延万里的黄河,我从“九曲”感受到了黄河弯道很多,从“万
里”感受到了黄河长度很长。(板书:九曲、万里)
预设
2:这是一条雄浑壮阔的黄河,我从“万里沙”感受到了黄河经过时间的积淀,不仅雄浑
,而且壮阔。
点拨:古诗中的数字有的表示实际数目,叫实指,有的表示大概数目叫虚指。这里的
“九曲”“万里”正是这样的虚指,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弯道之多、长度之长,泥
沙滚滚,气势雄浑。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2)借助诗句,感受“遥远”
预设:这是一条与天相接、望不到头的黄河,我从“自天涯”感受到了黄河仿佛和天
连接在了一起。
点拨:不仅刘禹锡有这样的感受,李白也曾这样写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样的黄河是与天相接的,是自天边奔涌而来的。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3)借助补白,感受“气势”。
预设:这是一条气势磅礴的黄河,我从“浪淘风簸”感受到了黄河不仅水流湍急,而
且风大浪大、奔腾汹涌。(板书:浪淘风簸)
点拨:通过注释,我们知道“簸”是颠簸的意思。如果此时你就站在黄河岸边,你可
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自由补白)
视频引入:观看黄河视频,引导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滚滚地自天边奔涌而来,听到了黄河震耳
欲聋的轰鸣着的水声。
入境诵读:指名读出黄河巨浪滔天、波涛汹涌的气势。全班齐读。
3.
小结:通过我们的读,通过我们的想,刘禹锡笔下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象已经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四)入境朗读,体会浪漫
1.
《浪淘沙》(其一)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难道仅仅是因为诗人描绘的这幅景象吗?让
我们走进诗歌的后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草原》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搭船的鸟》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pdf
- 《单元导读+文言文二则》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第八单元导读+25少年闰土》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古诗词三首》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海滨小城》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pdf
- 《好的故事》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花之歌》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大单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