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名篇名句默写》常考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上册《名篇名句默写》常考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5页

高二语文上册《名篇名句默写》常考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5.在横线处写出原句。

(1)古代一些著名诗人将汉语运用到了极致。如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这样描写音乐带给人的奇幻感受:“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李商隐在《锦瑟》中这样表达惝恍迷离的人生感怀:“③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④_____________。”陆游在《书愤》是这样描述自己难以忘怀的抗金经历:“⑤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2)“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能够警醒后人免于重蹈覆辙。如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指出,“忧劳可以兴国,⑥_____________”,“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⑦_____________”。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出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⑧_____________”。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5.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过秦论》中,写秦国灭亡,国君被杀,遭天下人耻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贾谊总结秦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

(2)《锦瑟》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此情”直到现在还在追忆,在当时心里却一片茫然、惆怅。

(3)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将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将领和兵士的矛盾,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流曲折、月照花林的景象,既点缀着月夜的原野,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

(5)《伶官传序》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3.根据下面语段提示,用相关作品原文填空。(9分)

(1)“月”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它是岁月的见证:“人生代代无穷已,①。”也是记忆的回响:“②,蓝田日暖玉生烟。”它陪伴伤痛的心灵:“③,明月夜,短松冈。”也映照忧愤的心绪:“人生得意须尽欢,④。”

(2)家国情怀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它是慷慨报国的豪情:“王于兴师,修我戈矛,⑤。”“早岁那知世事艰,⑥。”也是尽忠辅国的智慧:“明道德之广崇,⑦,靡不毕见。”“内立法度,务耕织,⑧,外连衡而斗诸侯。”“⑨,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背诵默写(8分)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文学作品语言的表现力。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推此志也,

”一句以日月之光作比,来礼赞屈原的高洁志趣;又如《过秦论》中“,赢粮而景从”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百姓对陈涉的追随;再如,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更将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将乐声描摹得生动可感。

②用典是古代诗歌的常见手法。陆游《书愤》中“,”两句,化用檀道济“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一语,表达了诗人壮岁已逝、志向未酬的悲怆与郁愤;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运用“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回首往昔时的迷惘与感伤。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5.在横线处填入作品原句,使句子完整。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____________、_________、友多闻,益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6)_______,旌施逶迤碣石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于猎火照狼山。

(7)梦入神山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