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

课时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2)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的过程。

(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3.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4.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的许多湖泊)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石笋、石柱和石钟乳

喀斯特地貌区

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

出山口和河口(例:黄河三角洲)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堆积)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2.分类(按成因)

类型

成因

特点

常见岩石

用处举例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和气孔

、流纹岩、安山岩

地表的岩石,经外力作用搬运后沉积下来,然后固结形成

有构造、常含有化石

砾岩、砂岩、

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

片理构造

_、片麻岩

板岩、石英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

3.物质循环过程

(1)三类岩石与岩浆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2)图中的地质作用是

①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③压实、固结;

④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⑤熔化。

课时2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褶皱

(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2)褶皱基本形态

(3)地貌

褶皱类型

岩层变化

最初形成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

背斜

一般向上拱起

山岭

A谷地

向斜

一般向下弯曲

谷地

B山岭

2.断层

(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类型: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两种。

(3)地貌

①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②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

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3.褶皱构造与地貌

背斜

向斜

判读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岩层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