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知识范围:七下第1-3单元】(考试版A4)(上海专用).docxVIP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知识范围:七下第1-3单元】(考试版A4)(上海专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测试范围:6.难度系数:0.757.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40分)

默写与运用。(10分)

1.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4),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志,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里弹奏、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D.“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3.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请概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5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射不亦精乎??????(2)徐以杓酌油沥之

(3)未穷青之技?????????(4)薛谭乃谢求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而钱不湿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

C.以我酌油知之/康肃笑而遣之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薛谭乃谢求反

6.用“‖”给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7.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8.两篇短文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乙文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各用四个字概括)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母亲的刺绣时光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xiánshú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