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VIP

江苏省南京、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固然由于天资,另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甲]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乙]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六根清净,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丙]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左右逢源。这就是忙中静趣。

(改编自朱光潜《谈静》)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然 B.六根清净 C.偶尔 D.左右逢源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美是什么?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带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就是说,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B.就是说,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C.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D.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B.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经常都叫“美”,使“美”这个词泛化了。

C.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美”这个词被泛化了。

D.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使“美”这个词同化了。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B.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C.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都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D.说明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从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就可以看出。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处士故居

王建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千柳拂堤。

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

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

注:①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沧于下僚,世称王司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写露浓烟重杂草繁茂的景象,表现出李处士故居的衰败,烘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颔联赋予花月以人的情态,写院中的花儿凋落,月也是残缺的,暗示李处士故居这里已人迹罕至,表现一种落寞的情怀。

C.尾联中作者写李处士故居虽“风景宛然”,可宾、主已不在,最后一句写马的嘶鸣来抒情,表现出自己的感慨和伤怀。

D.这首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通过烟露、草树、柳堤、花月、榭、马等多种意象来表现李处士故居夜晚的阴冷凄清。

2.颈联是如何来表现作者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c566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