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纹枯病的识别及防治.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纹枯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纹枯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纹枯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大豆生产的真菌病害。病原菌是RhizoctoniasolaniKühn。这个病原菌还引起水稻纹枯病。在大豆上,病菌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叶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斑。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湿度大时病叶似烫伤状枯死。天晴时病斑呈褐色,逐渐枯死脱落,并蔓延至叶柄和分枝处,严重时全株枯死。荚上形成灰褐色,水渍状病斑,上生白色菌丝,后形成褐色菌核。种子被害后腐败。一、为害症状

二、病原物病原菌是真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还可分为AG-1AandAG-1B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见油菜立枯病。立枯丝核病原菌RhizoctoniasolaniAG1IA还是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玉米纹枯病、的重要致病菌。病原菌寄主范围广。

三、传播途径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落在土壤中的菌核生活力极强,经多年才能死亡,成为下一次大豆或水稻作物的初侵染菌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继续为害大豆或水稻。7~8月田间往往一条垄上一株或几株接连发病,病株常上下大部分叶片均被感染。大豆纹枯病是一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发生的病害,高温多雨,大豆田积水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利于大豆纹枯病的发生;与水稻轮作或水稻田埂上的大豆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1.选种抗病品种。2.合理密植,实行三年以上轮作。3.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散落于地表的菌核及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可减少菌源,减轻下年发病。4.必要时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谢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