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pdfVIP

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

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略

吴中朝1何崇2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100700)

(2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33301,********************)

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他生前在长达近七十

年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本文谨浅述邱茂良教授消化

道疾病针灸“三宜”治法方略,以管窥邱教授有关针灸学术思想之一

斑。

[主题词]消化道;疾病;针灸学;临床;@邱茂良

邱茂良教授(1913-2002),浙江省龙游人。少年及长,就读于

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随张山雷等名医学习,深得张氏等温病学派

真传。18岁即在家乡悬壶济世,求治者甚众,医名广传。弱冠之年,

为改变当时中医重汤药而轻针灸现象,再转向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学

习针灸。他精通中医临床各科,对针灸学造诣尤深。在长达七十年的

临床实践中,积验甚丰,从而奠定了他作为澄江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

学术地位。现就邱茂良教授消化道疾病针灸“三宜”治法方略浅论如

下。

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针灸“三宜”治略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中医称之为胃痛。最早

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及《素问.至真要大论》

等,均有胃脘痛的记载。《千金方》有九种心痛之分,心痛实指胃脘

痛而言,后世医家各有阐发,对其病因、病机、治法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

1、木失条达横逆胃肝脾胃分主次位

邱教授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单用针灸治疗百余例,作了较全面的

观察,经过分析,认为胃脘痛(包括溃疡病。下同)病位虽在胃,而

与肝脾关系密切。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如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或中土壅滞,木失条达而乘脾犯胃;或肝郁化火而灼胃;

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等等,均可导致胃痛,故《内经》“木郁之发”

和“厥阴司天风气所胜”等,皆有胃脘当心而痛之说。

肝脾胃者,各有主次。至于与脾关系,则因脾与胃互为表里,胃

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之运化与转输,以上

升为常,两者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劳倦内伤,

饮食失节、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故胃病者兼见消化运输失常症

候,因此治疗胃脘痛,必须从肝、脾、胃三者分别主次,辨证论治。

邱教授根据上述病机,针灸立法施治。疏木扶土,肝脾同治,脾

胃并调。

具体方法是:取肝经穴(太冲、行间、期门用泻法,与肝相关的

穴位如肝俞、胆俞等泻多补少),脾经穴(三阴交、阴泉、公孙、章

门及与脾相关的脾俞用补法),胃经穴(足三里、承满、梁门及与胃

相关的胃俞、上脘、中脘、下脘等)用平补平泻法。

邱教授在针刺时,根据经脉相连的脏腑之特性,注意运针手法及

留针方向等,具体可归纳为“三宜”论:

肝气宜条达、宜舒畅、宜柔缓,故肝经穴位及与肝相关穴位针刺

时不按针孔,并在其穴处略作深刺、多向刺、动留针(动则行气),

以泄邪气,不灸;

脾气宜提升、宜补益、宜温煦,故脾经穴位及与脾相关穴位针刺

时多向上刺、轻浅刺、静留针(静则候气),加灸;

胃气宜降、宜和、宜润,故胃经穴位及与胃相关穴位多向下刺、

半卧针、少动而留针,少加灸。

2、临床证型几多回,中气虚弱方为最

鉴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有寒有热,有虚有实等不同

类型,颇不一致,其分类方法目前一般分为胃寒、胃热、气滞、血瘀、

痰湿等不同类型,这是符合临床的,但在病程中又常相互转化,形成

错综复杂的病机。

邱教授从较多病例的分析中,认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

由长期的精神、饮食、劳倦因素所引起,且多反复发作,脾胃受损,

因此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往往是其根本原因,故古人有胃痛多虚之

说。由于中气虚弱,健运失常,气机失调,或土虚木贼而成脘宇胀痛,

连及两胁,嗳气泛酸之证,气机久郁,气滞则血滞,久则留着为瘀,

而见胃脘刺痛,入夜为甚,大便色黑等瘀阻之证;中气虚弱,中阳不

振,阴寒内盛而成胃脘冷痛,得温则舒,口泛清涎,口淡无味,面色

泛白等中寒之证;气机久郁化热,或灼伤胃阴而成为脘宇嘈杂作痛,

有烧灼感,口干欲饮,大便秘结等胃热之证。故气滞、寒凝、瘀阻、

胃热等均为实证。因此,治疗时必须掌握中气虚弱这个基本点,在调

补脾、胃的基础上,根据证型分别论治,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顾,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